第一百八十九章千裏草,何青青(2 / 2)

李肅看著呂布那仿佛要殺人的目光,不由有些無奈,如今的局麵他若同意還好,若是不同意,恐怕會被呂布立刻給生撕了!

李肅想到這裏,笑著說道:“我亦想除此賊久矣,隻恨無同心者。如今將軍在此,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李肅若有二心,當萬箭穿心而死!”

李肅說完遂折箭為誓,王允這時在一旁說道:“公若能幹成此事,何愁不得顯官?”

當天夜裏眾人商議完畢,各自散去,次日,李肅引十數騎離開長安,前到郿塢。

甲士攔住李肅問其來意,李肅對該人說道:“天子有詔,速報太師!”

甲士聞言之後,不敢怠慢,急忙入報董卓天子有詔,董卓聽了之後,命他喚入李肅。

李肅見到董卓之後,行跪拜大禮。待李肅起來後,董卓開口問道:“天子有何詔?”

李肅聞言,開口回道:“天子病體新痊,欲會文武於未央殿,商議將禪位於太師,故有此詔。”

董卓聽了之後,不由皺眉,劉協雖然現在表現的很乖順,但以他對劉協的了解,此人雖然年紀不大,但城府頗深,絕對不是那種會輕易把皇位拱手讓於他人之人,難道此中有詐,想到這裏董卓不由開口問道:“王允之意若何?”

李肅在來之前就已經和王允等人商量好了應對之策。此刻聽到董卓問起王允,於是李肅躬身回道:“王司徒已命人築受禪台,隻等太師到來,就立刻舉行受禪儀式。”

董卓聽了之後,不由哈哈大笑起來,他開口說道:“我昨夜夢一金龍罩身,今日果然得此喜信。看來果真是天意如此啊!”

董卓說完之後,便命心腹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領飛熊軍三千駐守郿塢,他自己則即日排駕回京,臨行前董卓拍著李肅的肩膀對他說道:“我若為帝,定當封你為執金吾。”

李肅臉上連忙露出受寵若驚之色,拜謝稱臣,但他的內心裏卻是冷笑不止,因為他再也不會相信董卓的那張破嘴了。

董卓臨走之前入內堂辭其母。此時董母時年九十多歲了,看到董卓後,董母不由問道:“我兒將欲何往?”

董卓別看在外凶殘無比,但在他母親麵前,卻是出了名的孝順,此刻他聽到母親的問話,於是開口說道:“兒將往長安受漢帝禪位,到時候母親當為太後!”

董母聽了董卓的話,臉上非但不高興,反而有些遲疑的說道:“我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

都說上了年紀的人對冥冥之中的天命有一絲若有若無的感應,李肅聽了之後,心中不免有些驚訝,但他立刻上前說道:“老夫人將為國母,豈不預有驚報!這是喜照,您應該高興才是!”

董母被李肅如此一說,也有些猶豫,畢竟天命這種東西,她一介婦人終究是說不清楚的。

董卓辭別母親後來到中堂,喚來貂蟬說道:“貂蟬,今日我便去長安登基為天子,到時候我會立你為貴妃。”

貂蟬早已明知就裏,於是假作歡喜拜謝。

且說董卓出塢上車,前遮後擁,望長安而來。隊伍行不到三十裏,董卓所乘之車,忽折一輪,董卓下車乘馬,又行不到十裏,董卓胯下那馬咆哮嘶喊,掣斷轡頭。

董卓不由問李肅道:“車折輪,馬斷轡,是何寓意?”

李肅連忙回道:“這是太師應紹漢禪,棄舊換新,將乘玉輦金鞍之兆。”

董卓聞言歡喜不已,畢竟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董卓不疑有他。次日,正行間,忽然狂風驟起,昏霧蔽天,董卓又問李肅道:“此何祥也?”

李肅看著董卓說道:“主公登龍位,必有紅光紫霧,以壯天威。”

董卓又喜,美滋滋的回到車內。既至城外,文武百官俱出迎接。隻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董卓進至相府,呂布入賀。董卓看著呂布高興的說道:“我登九五之位,你當總督天下兵馬。”

呂布拜謝,當夜就於相府前歇宿。是夜,有十數小兒於城內作歌,風吹歌聲傳入董卓耳朵。歌曰:“千裏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

歌聲悲切,董卓不解其中之意,於是又問李肅道:“童謠主何吉凶?”

李肅現在不得不慶幸當初他擺攤算命的那一套還沒忘,於是他開口說道:“此童謠無他,隻是說劉氏將滅、董氏大興之意。”

董卓聽了之後,越發的歡喜起來,渾然不知大難已經悄然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