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千裏草,何青青(1 / 2)

且說呂布望著貂蟬乘坐的車架,黯然神傷,就在這時忽聞背後一人問道:“溫侯何故在此遙望發歎。怎麼沒和太師一起走?”

呂布回頭視之,乃司徒王允。二人相見畢,王允開口說道:“老夫近日來因染微恙,閉門不出,故久未得與將軍一見。今日太師駕歸郿塢,隻得扶病出送,卻喜得晤將軍。請問將軍,為何在此長歎?”

呂布無奈的搖頭歎息道:“正為貂蟬。”

王允眼中閃過一絲喜色,但他還是佯驚道:“過了這麼久,難道太師還未將我女許與將軍?”

呂布聞言,不由攥緊拳頭恨聲說道:“老賊自將公女留於府中,寵幸久矣!”

王允佯裝大驚道:“將軍切勿說笑,老夫不信世間還有這種事?!”

呂布將前事一一全都告訴王允。王允聽了之後,不由仰麵跌足,半晌不語。

且說王允沉默良久,最後開口說道:“不想太師竟然會做出如此禽獸之行!”

王允說完,挽呂布手說道:“將軍且與我到寒舍商議。”

呂布聞言隨王允歸府,王允將呂布請入密室,置酒款待。呂布又將鳳儀亭相遇之事,細述一遍。王允歎息一聲咒罵道:“太師淫我之女,奪將軍之妻,誠為天下恥笑!非笑太師,笑允與將軍!然而允以老邁無能之輩,不足為道,可惜將軍蓋世英雄,亦受此汙辱,一世英明毀於一旦!”

王允說完之後,偷眼打量呂布,隻見呂布聽完之後,果然怒氣衝天,最後呂布更是拍案大叫發泄心中的恨意。

王允急忙說道:“老夫失語,將軍息怒。”

呂布此刻臉上青筋爆起大聲疾呼道:“某誓殺董卓老賊,以雪我恥!”

王允急上前掩其口道:“將軍勿要亂說,一旦被太師得知恐怕連老夫都要一起受到牽連了!”

呂布一把將王允的手拉開,然後恨聲說道:“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間,豈能鬱鬱久居人下!”

王允歎息一聲說道:“以將軍之才,確實不是董太師所能駕馭的。”

呂布繼續說道:“我想殺此老賊,但奈何是父子之情,恐惹後人議論。”

王允聞言,自思時機已然成熟,不由微笑著說道:“將軍自姓呂,太師自姓董。鳳儀亭擲戟之時,太師可曾顧忌父子之情?”

呂布聽罷,恍然大悟,他奮然說道:“若非司徒點撥,布仍蒙在鼓裏!”

王允見呂布殺意已決,於是便趁熱打鐵說道:“將軍若扶漢室,殺董卓,乃忠臣也,到時候青史傳名,流芳百世;反之,將軍若助董卓,欺漢室,乃反臣也,載之史筆,遺臭萬年。將軍自己思量”

呂布聞言之後,避席下拜道:“我意已決,必殺董賊,還望司徒勿疑。”

王允摸著頷下花白胡須說道:“如今隻恐大事不成,反取大貨。”

呂布見王允仍心存顧慮,於是拔出腰中七星刀,刺臂出血為誓。王允見狀跪謝道:“漢祀不絕,皆出將軍之賜。將軍切勿泄漏!到時老夫想出計策,自會派人稟報將軍。”

呂布聞言,慨諾而去。王允待呂布走後,立刻派人即請仆射士孫瑞、司隸校尉黃琬商議。

二人到了王允府中,各自坐定,王允將他的計劃說於二人,二人聞言都難掩臉上的喜色,三人慶祝一番之後,士孫瑞開口說道:“方今主上有疾新愈,可遣一能言之人,往郿塢請董卓來長安議事,而另一麵在以天子密詔付於呂布,使他伏甲兵於朝門之內,引董卓入內誅之!”

王允和黃琬對視一眼之後,不約而同的點頭,表示此計可行,但是黃琬想起了一個問題,於是開口問道:“何人敢去?”

士孫瑞似乎早有人選,於是他開口回道:“呂布同鄉,騎都尉李肅!

“李肅?”王允和黃琬聽了士孫瑞的話後,不由同時露出疑惑之色,士孫瑞見狀,解釋道:“李肅此人巧言善辯,昔日曾在洛陽當虎賁中郎將,後來他勸呂布反丁原,董卓曾許諾過他升官,但後來卻一直沒有消息,華雄被殺,董卓更是怪罪到他的身上,如今他連虎賁中郎將的官職都沒了!所以他對董卓甚是懷怨。若令此人去,董卓必不會起疑。”

王允聞言之後,命人請呂布共議。呂布到了之後,聽王允說完之後,他不由沉聲說道:“昔日勸我殺丁建陽,就是他。如果現在他若不去,我先斬之。”

眾人商議定之後,王允於是使人密請李肅到府一敘。

且說李肅正在家中聽到王允請他,他不由一愣,他和王允並無交集,王允怎麼會請自己呢?李肅雖然疑惑,但還是穿戴整齊前去應約。

等李肅到了王允府之後,王允接到將李肅請到後堂,李肅一進來看到呂布之後他不由愣住了,還不等他開口,呂布率先起身說道:“昔日兄遊說布殺丁建陽而投董卓,如今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靈,罪惡貫盈,人神共憤。兄可持天子詔往郿塢,宣董卓入朝,伏兵誅之,力扶漢室,共作忠臣。兄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