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苦窮之地,在經曆了張舉張純的叛亂和烏桓人的入侵後,幽州之地更加疲敝不堪。不過隨著張純的敗亡張舉和丘力居遠遁,幽州終於結束了混亂不堪的征戰,步入了正規上。
這一日幽州城外三十裏的一處麥地上,一名老者穿著一身粗布麻衣手持鐮刀半彎著腰收割著已經成熟的麥子。
一炷香後,老者終於直起了腰,他抬手擦掉臉上的汗珠,左右活動了一下腰部,草帽下一張黝黑的臉,早已經鬢角染霜,誰也不敢相信麵前的這個如同老農一般的老者就是當今的幽州牧劉虞!
劉虞自從入幽州時正值張舉張純叛亂,他臨危受命負責討賊,然而戰亂讓本就不是很富裕的幽州更加貧窮,在看到民間的各種慘狀後,他決定要給幽州百姓一個太平富裕世道。
於是他一邊命令公孫瓚加強武備,巡防幽州邊境,一麵派出使者去丘力居那裏勸降,但是不知怎的他派出去的使者一個個都如泥牛入海,讓他一度懷疑這些使者是不是被丘力居給殺了!
“大人,休息一下吧!”說話的人一張國字臉,無須的臉龐有些黝黑,他穿著一件短衫,裸露在衣服外的胳膊上布滿了大小不一的傷疤,他叫做閻柔,現在是劉虞的貼身護衛,這個閻柔經曆也頗為傳奇,他在很小的時候曾經被鮮卑當做俘虜抓走,他在鮮卑過著俘虜的如同牛馬一般的生活,畢竟在無論在哪裏,你隻要是俘虜,就要接受各種淩辱虐待,他身上的那些傷疤也都是那段時間留下來的。
許多俘虜最終都熬不下去,死掉了,但是閻柔活了下來,當時還年幼的他不但沒有被這些繁重的勞動壓垮,反而還偷學了一身好武藝,再一次部落衝突中,閻柔趁機掙斷了鎖鏈跑了出去,本以為此去天高海闊,然而他發現他錯了,沒過多久他就被一群呼嘯而來的異族包圍了,不過看裝束應該不是鮮卑人,後來他才知道再次將他俘虜的部落叫做烏桓。
烏桓和鮮卑兩部曾經都同屬於一個部落那就是東胡部落,東胡當年為匈奴所破後,東胡遊民開始了大遷徙,退居烏桓山的一支稱為烏桓而退居鮮卑山的一支稱鮮卑。
所以說這兩個部落本就是同屬一個部落。
當這隊烏桓人看到閻柔身上的鮮卑俘虜印記後,這群烏桓人開始嘲諷他,羞辱他,然後準備殺死他!
或許是命不該絕吧,正在閻柔閉目等死之時,烏桓首領丘力居路過此地,當丘力居看到閻柔眼中的不甘之時,他遞給了閻柔一把刀,閻柔至今還記得當時丘力居對自己說的話,太陽永遠眷戀有勇氣的人!後來丘力居與他有了一場比試,閻柔雖然輸了,但是也贏得了丘力居的滿意,丘力居給了他自由民的身份,後來他作為一名烏桓戰士參加了石門關大戰,可惜這一次他戰敗成了俘虜!
然而或許正如丘力居所說,太陽永遠眷戀有勇氣的人,他看到了劉虞,劉虞再次放了他,最後他竟然稀裏糊塗的成了劉虞的親衛了。
自從跟隨了劉虞之後,閻柔被劉虞這一心為民的精神所深深的觸動了,閻柔知道像劉虞這種一心為民的官,在大漢帝國已經不多了。
此刻他將劉虞從麥田裏攙扶了出來,他輕聲對劉虞說道:“大人,您要多注意身體啊,這些事交給我們就行了。”
劉虞一手扶腰從麥田沒走了出來,他不斷揉捏著早已經酸痛不堪的腰部,然後歎息的說道:“唉,我若不這樣做表率,其他人也隻會陽奉陰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