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蕃記
奚國
太祖初興,擊奚滅之,複立奚王,而使契丹監其兵,後為中京。詳見前誌。
古肅慎國
古肅慎城,方五裏,在渤海國三十裏[一],遺堞尚在。
室韋國
室或為”失“,蓋契丹之類,其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室韋。路出和龍北千餘裏,入契丹國[二]。與奚、契丹同。夏則城居,冬逐水草,有南室韋、北室韋。其俗,丈夫皆披發,婦人皆盤發,衣服與契丹同,乘牛車,以蘧蒢為屋,如氈車狀。度水,則束薪為筏,或有以皮為舟者。馬則織草為韉,結繩為轡。氣候多寒,田收甚薄[三]。惟獐鹿射獵為務[四],食肉衣皮,鑿冰沒水中,而網取魚鱉。地多積雪,懼陷坑阱,騎木而行[五]。太祖並諸番三十六國,室韋在其中。
新羅國
新羅在高麗東南[六],本漢時樂浪地。其言語、名物有似中國人,名”國“為”邦“,”弓“為”弧“[七],”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皆為”徒“。文字、甲兵同於中國。選人壯健者悉入軍。每月旦相賀,王設宴會,班賚群官。有大事,則聚官詳議定之。田甚良沃,水陸兼種。服色尚素,婦人辮發繞頭,以雜彩及珠為飾。婚嫁唯酒食而已,輕重隨貧富。新羅國王誦,自契丹承天皇後初臨朝入貢。其後王誦為部下所殺,立其弟詢。契丹以王詢不進貢,興兵北討,十年方罷兵,新羅依舊朝貢。
高昌國
高昌都交河城,漢車師前王庭也。四麵多大山,晉以其地為高昌郡。地石磧,氣候溫暖,厥土良沃,麥一歲再熟,宜蠶。有草名羊刺,其上生蜜而味甚佳。引水溉田。出赤鹽,其味甚美。俗事天神,兼信佛法。其官有八長史,有五將軍,又有侍郎、校郎、主簿、從事,階位相次。契丹時,三年一次朝貢,進獻玉、珠、乳香、斜合、黑皮、褐裏絲等。亦有互市,其國主親與北主評價。
女真國
女真,世居混同江之東山,乃鴨淥水之源[八]。東瀕海,南鄰高麗,西接渤海,北近室韋。其地乃肅慎故區也。地方數千裏[九],戶口十餘萬,無大君長,立首領,分主部落。地饒山林,田宜麻穀,土產人參、蜜蠟、北珠、生金、細布、鬆實、白附子,禽有鷹、鸇、海東青之類,獸多牛、馬、麋、鹿、野狗、白彘、青鼠、貂鼠。後為契丹所製,擇其酋長世襲。又於長春路置東北統軍司,黃龍府置兵馬都部署司,鹹州置詳穩司,分隸之,役屬於契丹。其後常遣銀牌天使至女真,每夕必欲薦枕者,其國舊輸中、下戶作止宿處,以未出適女待之。後求海東青使者絡繹,持大國使命,惟擇美好婦人,不問其有夫及閥閱高者,女真浸忿遂叛。
黃頭女真
黃頭女真,皆山居,號合蘇館女真。合蘇館,河西亦有之。有八館,在黃河東,與金粟城、五花城隔河相近[一○]。其人戇樸勇鷙,不能別死生,契丹每出戰[一一],皆被以重劄,令前驅。髭發皆黃,目睛多綠,亦黃而白多。
嗢熱國
嗢熱者,國最小,不知其始所居。後為太祖徙置黃龍府南百餘裏,曰賓州,州近混同江,即古之粟末河,黑水也。部落雜處,以其族類之長為千戶,統之契丹。女真貴遊子弟及富家兒[一二],月夕被酒,則相率攜樽馳馬,戲飲其地。婦女聞其至,多聚觀之,間令侍坐,與之酒則飲,亦有起舞歌謳以侑觴者。邂逅相契,調謔往反,即載以歸,婦之父母知亦不為之顧。留數歲有子,始具茶食酒數車歸寧,謂之”拜門“,因執子婿之禮。其俗謂男女自媒,勝於納幣而婚者。飲食皆以木器,好置蠱,他人欲其不驗者,雲三彈指於器上則其毒自解,亦間有遇毒而斃者。族多姓李[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