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縣載記
契丹自太祖、太宗初興,戰爭四十餘年,吞並諸番,割據燕、雲,南北開疆五千裏,東西四千裏,共二百餘州。
建五京五處
燕京三司西京轉運中京度支上京鹽鐵東京戶部錢鐵司
大藩府六處
南大王府北大王府乙室王府黃龍府興中府奚王府
錢帛司三處
長春路[一]遼西路平州
節鎮三十三處
奉聖州雲內州長春州龍化州海北州貴德府蔚州應州朔州錦州[二]幹州顯州雨隻州遼州鹹州沈州蘇州[三]複州慶州祖州川州成州菜州[四]懿州宜州坤州平州辰州興州同州信州饒州建州
建觀察防禦團練使八處
武安州永州泰州高州利州寧江州歸州廣州
刺史州七十餘處[五]
德州黔州潭州惠州榆州營州灤州勝州溫州岩州歸化州榆州[六]鬆州[七]恩州山州武德州通州韓州烏州靖州寧邊州賓州祥州新州衛州降聖州燕州海州淥州銀州遼西州鐵州開州保州蘋州[八]北安州岩州嘉州集州連州弘東州演州肅州威州古州[九]仙澗州[一○]文州蘭州慎州拱州安州渝州河州雙州宋州涿州易州檀州順州薊州雍州東州海州東勝州[一一]景州許州招州康州錦州來州儒州雲州平州
遼東邊遠不記州十餘縣二百餘外見記五處
金肅河清曷董[一二]五花振武
諸藩臣投下州二十三處
微州濠州歡州衛州荊州閭州[一三]隨州和州澄州全州義州遂昌州豫州員州福州榮州唐州粟州黑州河州茂州麓州宗州
控製諸國
沙漠府控製沙漠之北[一四]。
置西北路都招討府[一五]、奧隗部族衙[一六]、驢駒河統軍司、倒撻嶺衙,鎮撫韃靼、蒙骨、迪烈諸軍。
雲中路控製夏國。
置西南麵都招討府、西京兵馬都部署司、金肅、河清軍、五花城、南北大王府、乙室王府、山金司。
燕山路備禦南宋。
置燕京都總管府、節製馬步軍控鶴指揮使[一七]、都統軍司、牛欄監軍寨、石門詳穩司、南北皮室司、猛拽刺司,並隸總管府。
中、上京路控製奚境。
置諸軍都虞候司、奚王府大詳穩司、大國舅司、大常袞司、五院司、六院司、遝溫司。
遼東路控扼高麗。
置東京兵馬都部署司、契丹、奚、漢、渤海四軍都指揮使、保州統軍司、湯河詳穩司[一八]、金吾營、杓窊司[一九]。
長春路鎮撫女真、室韋。
置黃龍府兵馬都部署司[二○]、鹹州兵馬詳穩司、東北路都統軍司。
論曰:契丹之興,其盛如此,其亡也忽焉,惜哉!
四至鄰國地裏遠近
東南至新羅國。西以鴨淥江東八裏黃土嶺為界,至保州一十一裏。
次東南至五節度熟女真部族。共一萬餘戶,皆雜處山林,尤精弋獵。有屋舍,居舍門皆於山牆下辟之。耕鑿與渤海人同,無出租賦,或遇北主征伐,各量戶下差充兵馬,兵回,各逐便歸本處。所產人參、白附子、天南星、茯苓、鬆子、?苓、白布等物。並係契丹樞密院所管,差契丹或渤海人充節度管押。其地南北七百餘裏,東西四百餘裏,西北至東京五百餘裏。
又次東南至熟女真國。不屬契丹所管。其地東西八百餘裏,南北一千餘裏。居民皆雜處山林,耕養屋宇,與熟女真五節度同。然無君長首領統押,精於騎射,今古以來,無有盜賊詞訟之事,任意遷徙,多者百家,少者三兩家而已。不與契丹爭戰,或居民等自意相率賷以金、帛、布、黃蠟、天南星、人參、白附子、鬆子、蜜等諸物,入貢北番;或隻於邊上買賣,訖,卻歸本國。契丹國商賈人等就入其國買賣,亦無所礙,契丹亦不以為防備。西至東京二百餘裏。
東北至生女真國。西南至熟女真國界,東至新羅國,東北不知其極。居民屋宇、耕養、言語、衣裝與熟女真國並同,亦無君長所管。精於騎射,前後屢與契丹為邊患,契丹亦設防備。南北二千餘裏,沿邊創築城堡,搬運糧草,差撥兵甲,屯守征討,三十年來,深為患耳。南界西南至東京六百裏。
又東北至屋惹國、阿裏眉國、破骨魯國等國。每國各一萬餘戶。西南至生女真國界。衣裝、耕種、屋宇、言語與女真人異[二一]。契丹樞密院差契丹或渤海人充逐國節度使管押,然不出征賦兵馬,每年惟貢進大馬、蛤珠、青鼠皮、貂鼠皮、膠魚皮、蜜蠟之物,及與北番人任便往來買賣。西至上京四千餘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