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鹽梟(1 / 3)

董國公在前,喜竹、喜梅和幾位姨太太及一群婆子簇擁著太太跟著走了進來。一陣慌亂,眾人紛紛起身請安,獨潘敏還潑婦似的指著雲初,僵在那兒,回不過神來。

她聲音尖細,又是怒急,叫罵聲隔著老遠就鑽進了董國公和太太的耳朵,此時又見她還無禮地指著雲初,沒一點淑女形象,董國公臉色就陰沉下來。

太太暗歎一聲,這商人的女兒就是沒教養,早說娶不得,老爺偏不聽,現在可好,把沁園鬧得烏煙瘴氣的不夠,竟鬧到了她這兒,當著幾個小叔,就發起潑來。

原來,董國公的四個媳婦中,姚闌是相爺姚衡博之女,二奶奶晁雪是官居從一品的都察院左都禦使晁正旺之女,雲初就不用說了,三人都出身官宦,唯獨潘敏,是私鹽巨梟潘鏑之女。

這門親事太太原是不同意的,但赤、黎、欒三國中,赤國東麵靠海,雖不富饒,但糧食、鹽等基本上可以自給,北麵的黎國不同,礦產豐富,但糧食和鹽卻是奇缺,大都仰仗欒國。這鹽業也就成了欒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成了欒國的經濟命脈,為了控製鹽業,變相地掌握欒、黎兩國經濟,董國公有心屈尊降貴與私鹽巨梟結親。

另一麵,身為商人的潘鏑,雖富可敵國,但欒國重農抑商,卻沒什麼政治地位,自然想通過聯姻來結交官紳,巴不得利用女兒攀上高枝。就這樣,兩人各懷鬼胎,一拍即合,市儈粗俗的潘敏順理成章地進了國公府的大門,兩家的聯姻,曾轟動了整個欒城。

不想,這潘敏粗俗潑辣,那董仁也是個潑皮無賴,倒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兩人大婚後親密了幾天,便開始打打鬧鬧,後來董仁聽從董國公安排誘惑江賢墮落,更是和江賢日則縱酒豪賭,夜則眠柳尋花,無所不為。

眼見董愛變壞,董國公也約束不了,太太便把責任都歸到了這個出身低賤的兒媳婦身上,今日親眼見她潑婦般欺負雲初,心裏更是厭惡。

“敏兒……”太太強忍著怒意,端茶喝了一口,“……這女德的第一課便是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止有恥,動靜有法,你看你,當著幾個小叔子的麵,舉止失儀,成何體統?”

雲初大婚後一直不來請安,太太竟也由著她,她的話也沒婦德,太太不但沒說,反而不問青紅皂白,劈頭蓋臉訓起了自己。聽了這話,潘敏頓絕萬分委屈。

潘敏不知,雲初的聲音低,又說在前麵,太太確實沒聽到,倒是她,扯著嗓子叫罵,離八裏地就能聽到,雲初又是有名的才女,自然是賢良淑德的,怎麼會刻薄人?倒是她的潑辣是出了名的,在太太來說,這錯自然是她一個人的。

盡管覺得太太處事不公,但潘敏再潑,也不敢跟公公婆婆頂嘴,不覺眼圈一紅:

“婆婆教訓的是,媳婦知道錯了。”

“怎麼,我委屈你了?”

“媳婦不敢,隻是今兒這事,原是四奶奶……”

原是四奶奶惡語在先,她才怒了。

話說了一半,想起這事兒是她先挑的頭,說到底還怨她嘴欠,一時頓在那,不知這狀該怎麼告,隻惡毒地看著雲初。

“都是媳婦不好……”雲初也委屈的眼淚漣漣,“媳婦是不祥之人,求姨媽成全,讓媳婦回娘家守節,免得給國公府帶來……”

這不是往死裏整她嗎!

盛傳雲初婚前就和陸軒有私情,大婚第二天董愛就氣吐了血,第三天就魂歸地府,都說是雲初克得,興許太太早就想將她驅逐出府了,隻是礙於欒姨媽的體麵,又沒籍口,果真太太借坡下驢,同意她回娘家,惹惱了祭酒府不說,以雲初在欒城文人中的影響力,怕是要群起而攻之了,那自己可就要臭名遠揚了。

“……求老爺太太明鑒”不等雲初說完,潘敏就跪了下去,“四奶奶冤枉媳婦,媳婦沒……”

“免得給國公府帶來晦氣”的話卡在了喉間,雲初錯愕地看著潘敏。

她可不是為難潘敏,隻是猜想太太和董國公一定聽到了潘敏罵她是掃帚星的話,才這麼說。一為試探董國公和太太對這話的態度,二是真心的想回欒府,興許這無心插柳,便成了陰涼。

見潑辣的潘敏嚇成這樣,一怔之後,也暗自好笑,這潘敏也有怕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