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牌坊(3 / 3)

“夫人多慮了,雲初也是知進退、識大體的人。”董國公放下茶杯,“女子參加集會是萬歲允許的,她在娘家時,每年也都參加欒城的詩會,剛嫁入我們府,就強加限製,會讓她生出嫌隙。”

“老爺……”

“她進門三天,愛兒便……我們本就委屈了她。”

“老祖宗的規矩,那容得女人出入詩社、集會,你看看現在,男男女女的聚在一起吟詩作賦,成何體統,那些傷風敗俗的事兒還少了?”

寡婦門前是非多,更何況雲初是萬人敬仰的曠世才女!無形中,太太語氣已有些尖刻,全忘了喜梅喜蘭還立在那兒。

古禮講究男女授受不親,要男女異群內外各處,並要求女子不窺壁外,不出外庭,但欒國曆代皇帝皆崇尚文風,墨帝尤其喜歡能吟詩作賦的女子,他常和嬪妃舉行一些什麼桃花會、芍藥宴啦等,隻要禦花園裏哪個花開了,哪個花謝了,便以其為題連詩作對,或讚賞、或悼念,熱鬧一回。那些才貌雙全的妃子自然倍受寵愛,賞賜多多,久而久之,民間也爭相效仿,墨帝索性允許民間女子可以蒙麵出入詩社,參加集會。

凡事都有兩麵,這男男女女聚在一起,日子久了,自然生情,於是自這條戒律一開,不僅那些權貴,包括大戶人家,每年都會爆出醜聞,成為人們飯後茶餘的談資。也因此,女子參加集會雖是朝廷允許,仍被大多人不齒,太太就是其中之一。

在董國公看來,亦是如此,自古綱常已定,女子就應安於內室,相夫教子,可雲初不同,她天賦異秉,才華橫溢,儼然已經成了欒城才子追捧的楷模,也因此,明知董愛命不久矣,明知她出閣前和翰林院的陸軒有私情,他依然將她娶進國公府,不為別的,隻為將她做為招攬人才的一麵旗幟。

果真將她藏在內府,怎能吸引欒城才子來投奔他,他費盡心機娶進雲初還有何用?

“夫人的擔憂我知道……”見太太激動,董國公揮手打發喜梅、喜蘭,“當今朝廷以文禦武,我終是一介武夫,言論政見不受重視也就罷了,我雖大開府門,廣招賢士,但肯來的都是些武夫,雲初是曠世才女,是文人中的一麵旗幟,如她能招來那些文人,讓我重獲君心,圓我報國之誌,也是求之不得啊。”

“……以前不也有文人投奔嗎?”沉靜下來,太太語氣輕緩了些,她定定地看著董國公,“是因為江賢,他即是貳臣,又放浪無羈,文人都不屑與之為伍,都怕被帶壞了名聲,才疏遠您,老爺真想要招攬文人,何必雲初,隻驅逐江賢便可……”

收攬了江賢,竟導致他今天的局麵,的確是他始料不及,但事到如今,局麵已無可更改,又豈能再縱虎歸山?

“衡君自有他的長處,隻是不能為我所用罷了。”

“闌兒聽她父親說,江賢放浪,常被文人謾罵,那些宦官就當笑話說給萬歲,一來二去的,萬歲才疏遠了您……”太太殷殷地看著董國公,“難道老爺看不出來嗎?還執迷不悟。”

提到他因江賢失去帝寵,董國公一陣心煩,怒道:

“女人家就是頭發長見識短,男人的事情,你們少摻和”又道,“告訴闌兒,以後少往相府跑!”

太太眼圈一紅:“雲初總是我親外甥女,真有個好歹,我怎麼和妹妹交代?”

“雲初出閣前,祭酒府不也每日門庭若市?”董國公反問,又放緩語氣,“常言道,身正不怕影斜,隻要雲初不為所動,能有什麼閃失?”

“老爺……”太太語氣中帶著三分哀求“今非昔比,雲初是守節之人,怎可再像從前。”

從沒聽說有哪家寡婦拋頭露麵的。

“……老爺,族長還指望著闌兒和雲初給掙回那……”

“……沒人強迫她!”太太話沒說完,董國公臉色一寒,“她果真做出沒臉之事,也是咎由自取,和董家無關,隻將她清除族譜便是,又怎會汙了董族的名聲?”語氣中透著一股凜然,“自古良莠共存,萬歲隻說族裏出一百個節婦便有賞賜,沒說不可以出一個蕩婦!”

“老爺……”

一口氣憋在嗓子眼,太太臉色漲紅,再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