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在部下的掩護下單槍匹馬的殺出重圍,他自己身負重傷,梅義軍在那場戰鬥中也損失了兩名高級將領和很多武裝力量。

自那次以後,梅義軍的勢力範圍不斷縮小,各處的武裝力量遭到重創,不斷被打壓,但由於廣大民眾的支持,一直有不甘被欺壓的窮苦百姓加入進隊伍中,為這支替百姓出頭的義軍補充新鮮血液,在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掩護下,梅義軍與洋軍在以陽城等沿海城市為中心的江淮一帶一直僵持不下,勢均力敵。

北方戰火連天,南方也群雄割據,民不聊生,人們溫飽無依,哪裏還來的閑心喝茶看戲。

戲園子連著幾個月的入不敷出,眼看著各家的生意都日漸冷淡,這戲園子更是連著幾天沒什麼人進來。

一日晴午,戲班子裏的大徒弟正帶著眾師弟練功。

雖說生意冷清,可班主對自家班子的要求卻從未懈怠。

“戲台就是人生,縱是沒人觀賞,也得日日操練著,演給自己看,這大園子的門票錢才幾個子兒,你們盡管放心大膽的練功,就是有一天這園子關了張,隻要你們心裏還存著好好唱戲文的念想,我照樣好吃好喝,一日三頓果茶的供著你們,這日子裏世道亂,你們別給我想著那些個歪門邪道的路數尋出路,有一個算一個,被我瞅著了眉目,一律攆出班子,永不再入。”

班主日日如此這般的教誨著班子裏的一眾徒弟,盡管曾經的梨園盛景不複往昔,幾個掃地的小門童日日舉著比自己高出一頭的大掃帚像模像樣的在園子門口劃拉著稀疏的落葉,眼瞅著對麵的茶館給洋軍爺打點了好處,好些個金發碧眼的老外時常光顧不說,就連老本家好些個靠給洋人當走狗發達起來的中國人也都看著洋軍爺的麵子,常來光顧茶館的生意。

兩家大院一街之隔,對麵原本生意冷清的茶館就因為抱了洋人的大.腿,現在是門庭若市,熙熙攘攘,而占據了街拐角大半的梨園則再沒了往日的熱鬧,幾位之前常來看戲的老主道就因為上次得閑,來這戲園聽了一場班主的鎖麟囊,不知觸了哪位神仙的逆鱗,回去都被“特殊照顧”了一番。

自那以後班主這偌大的梨園就更是門可羅雀,幾乎無人敢來問津。

反觀對麵的茶館仗著有洋人撐腰,做起虧心的買賣來更是肆無忌憚,剛開始的時候忌憚梨園班主家裏的勢力,茶館老板隻偶爾請一些個說書的來熱熱場子。

後來班主家裏的生意受挫,據說是家裏的兄長得罪了上麵的大人物,被逼著欠了一屁.股的賭債,牆倒眾人推,茶館老板竟然幹脆從外地請來了個戲班子,在自家的後院搭台唱戲,每日那咿咿呀呀的唱腔傳到這邊梨園子弟的耳朵裏,聽的那叫一個別扭。

眼看著這園子就快倒了,班裏的大弟子實在坐不住了,一日晚飯後,班主照例在這園中後院的一口清井旁吊嗓子,大弟子支開了跟在師傅身邊伺候的小師弟,一個人來到半月門後身,和師傅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