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收看“夜間新聞”,又看到了青少年飆車、打架、縱火、互砍這些讓人難過的事。忍不住想著:“他們為什麼深夜還在外麵遊蕩?他們的父母到哪裏去了?管不動他們了?還是‘眼不見為淨’?這些孩子究竟心裏是怎麼想的?……”
電視媒體的新聞記者在報道這一類的新聞時,經常會有責怪父母的口吻出現;而出麵到警察局領回孩子的父母,也會麵有愧色或拚命閃躲鏡頭。可見,“養子不教父(母)之過”的觀念,實在太“深入人心”了!
事實上,孩子的這些行為,都源自於父母的疏於管教嗎?那可不見得!多少次,我的案主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述說“他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心思,孩子就是不受教”時,我真的能夠體會那種深沉的失望。是的,癡心的父母們,醒醒吧!有時候,我們悉心栽培的花木就是會枯萎;我們費心費力調教的孩子,不見得就會“長”成我們期望的那個樣子。我確信,大多數的父母已經盡了他最大的努力了!
當然,關於宵禁這回事,我們或許還可以稍微修正一下我們的做法,讓自己不再擔心或煩心。如:約好“合理”的宵禁時間,要求孩子一定要在那個時間之前回家(偶爾不妨也開放一些“例外”,像新年晚會);倘若臨時出了狀況無法及時回到家,也該打個電話,讓父母安心。隨著孩子的年齡漸長,我們應該開放給他的空間(當然,也包括時間)要漸漸增加。適度的關心,可以;過度的窺探,沒有必要。父母能夠尊重孩子的隱私,孩子通常也會回報給你愛和尊重。別低估了孩子,他們並不都是“小沒良心的”。
說到“尊重”,我可要大聲地為父母喊冤了!不少父母已經努力在學習“尊重”這門民主的功課(對照一下父母自己被權威管束的童年,你知道這有多麼不容易嗎?);而孩子們卻還在高舉“脫序有理,叛逆無罪”的大旗,根本不甩老爸或老媽呢!而可憐的爸爸媽媽們聽了太多親職教育的演講,專家們的提醒被這些癡心父母當做“聖旨”般地“供奉”著,根本不敢向兒女理直氣壯地“要”一份尊重。每當我鼓勵這些父母說:“告訴孩子你的擔心啊!教他尊重你的感受啊!”時,他們總是不太有把握:“可以這樣嗎?這樣他會不會更生氣?”
唉!親愛的老爸老媽們,專家經常說要“民主”、要“溝通”,但沒說要軟趴趴地任孩子予取予求呀!你當然有權利生氣、擔心,而孩子們也需要學習照顧父母的情緒、減少父母的憂心。有來有往,才是對等的愛;這才是我們要教給孩子的、真正的“民主”!
孩子夜歸會讓你煩惱嗎?試試我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