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總部,是個超級商業帝國。每年為長江係工作與服務的人,數以萬計。
資產市值高峰期2000多億港元,業務往來跨越大半個地球。大小事務,千頭萬緒,往往都要到洪小蓮這裏彙總。
跟洪小蓮交往過的記者說她:“洪小蓮是個有魄力,有才幹的女強人。”
使用年輕人,使長實銳意進取,富於活力。年輕人精力旺盛,工作效率高。像洪小蓮,她的工作頗似長實的總理,不但事無巨細、千頭萬緒都到她這裏彙總,而且她還是個徹底的務實派。麵試一名信差、會議所需的飲料、境外客戶下榻的酒店房間,她都要一竿子插到底。
人生悟語:
商場上說:“指揮千人不如指揮百人,指揮百人不如指揮十人,指揮十人不如指揮一人。”對於一些有才幹的人能夠不拘一格委以重任,這是成大事者的典型特征。
6.不計前嫌用人才
蘇威是隋初著名的宰相,他在任職期間多有惠政,為世人所稱道,但是當初隋高祖楊堅發現和使用蘇威這個人,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蘇威很早就有才名,但是一直沒被朝廷重用。楊堅在做北周丞相時,高大將軍曾屢次推薦蘇威,陳述蘇威的才能。楊堅把蘇威招來後,引到臥室內交談,兩個人談得很投機。後來蘇威聽說楊堅要廢周立隋,自己要稱帝,就逃回到家裏,閉門不出。高大將軍要追他回來,楊堅說:“他現在不想參與我的事,先讓他去吧。”
楊堅即皇帝位後,蘇威又出來輔佐他,楊堅不計前嫌,授蘇威為太子少保,追贈蘇威的父親為邳國公,讓蘇威承繼父爵,不久又讓蘇威兼任納言、民部上書兩職。蘇威上書推辭,楊堅下詔說:“大船承載重,駿馬奔馳遠。你兼有多人的才能,不要推辭,多幹事情吧。”由此可見楊堅對蘇威的信任。
蘇威曾主張減免賦稅,楊堅聽從了他的主張,這一政策深為百姓喜歡,因此蘇威也更受楊堅的寵信。楊堅讓蘇威與高大將軍一起參掌朝政,蘇威見宮中簾幔的鉤子都是用銀子作的,就主張換用其他材料,要節儉從事,受到楊堅的讚賞。有一次,楊堅對一個人發怒,要殺那個人,蘇威進諫,楊堅非但不聽,反而更加生氣。過了一會兒,楊堅的怒氣消了,對他的進諫表示感謝,並說:“你能做到這樣,我確實沒看錯人。”
當時的治書侍禦史梁毗因為蘇威身兼五職,並沒有舉薦其他人的意思,就上書彈劾蘇威。楊堅對他說:“蘇威雖然身兼五職,但始終孜孜不倦,誌向遠大。而且職務有空缺時才能推舉別人,現在蘇威很稱職,你為什麼要彈劾他引薦別人呢?”有一次,楊堅還對朝臣說:“蘇威遇不到我,就不能實行他的主張;我得不到蘇威,就不能行大道。楊素舌辯之才當世無雙,至於斟酌古今,審時度勢,幫助我治理國家方麵,他卻比不上蘇威。”
開皇十二年(592年),蘇威和主持科舉考試的官員結為朋黨,任用私人。於是楊堅免去了蘇威的官職。
後來有一次議事的時候,楊堅又想起了蘇威,他對群臣說:“有些人總是說蘇威假裝清廉,實際上家中金玉很多,這是虛妄之言。蘇威這個人,隻不過性情有點乖戾,把握不住世事的要害,過於追求名利,別人服從自己就很高興,違逆自己就很生氣,這是他最大的毛病。別的倒沒什麼。”群臣們也都同意,於是楊堅又重新起用了蘇威,蘇威果然不負眾望,對隋朝忠心耿耿,竭盡職守,一直到死。
人生悟語:
有過則罰,沒過則用,成大事者知人善用,不計前嫌,才能把人才放在適合的位置為自己謀利益。
7.交朋友一定要有所選擇
1898年,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在中國掀起轟轟烈烈的維新變法運動。他們的活動得到光緒帝的支持。但光緒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控製著朝政的是慈禧太後。光緒帝想借助變法來擴大自己的權力,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打擊慈禧太後為首的落後勢力。作為慈禧太後,她當然感覺出自己的權力受到的威脅,所以對維新變法橫加幹涉。於是,這場變法運動實際上又變成了光緒帝與慈禧太後的權力之爭。在這場爭鬥中,光緒帝感到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因為用人權和兵權均掌握在慈禧的手中。為此光緒帝憂心忡忡,有一次他寫信給維新派人士楊銳:“我的皇位可能保不住。你們要想辦法搭救。”維新派因此都很著急。
正在這時,榮祿手下的新建陸軍首領袁世凱來到北京。袁世凱在康有為、梁啟超宣傳維新變法的活動中,明確表態支持維新變法活動。所以康有為曾經向光緒帝推薦過袁世凱,說他是個了解洋務又主張變法的新派軍人,如果能把他拉過來,那麼榮祿(也就是慈禧太後的主要助手)的力量就會小多了。光緒帝也認為變法要想成功,非有軍人的支持不可,於是在北京召見了袁世凱,封給他侍郎的官銜,旨在拉攏袁世凱,為自己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