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他便開始玩電腦,中學時,剛剛16歲,他就已經設計出一套記錄西雅圖交通狀況的電腦軟件。別的孩子都仍然在處心積慮地為考試忙碌的時候,蓋茨已創立了他的第一個企業——“交通管理資料庫”。
事情是這樣的:
西雅圖郊區有個小城叫雷克塞德,蓋茨在這裏簽了平生第一份合同,任務是設計該市的交通信息係統。他自己設計了一套記錄交通狀況的電腦軟件,用這個電腦軟件分析雷克塞德的交通係統,效果很好。
人們用讚許的口氣和驚訝的表情談論著這個還在讀中學的孩子:“神童,簡直是個徹頭徹尾的神童!”於是“電腦神童”這個特殊而肯定的名字便成了他的稱呼。
中學時代,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電腦旁度過的,學習功課成了他的業餘愛好和興趣。可是,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優秀,也許是因為他具有特別的天賦和超人的才氣。
就這樣,他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美國最著名的哈佛大學。在哈佛大學,他的興趣還是在電腦上,主攻的也是電腦。因為勤奮而執著,聰明而能幹,他成了那個年級最出色的學生,並且學習成績也是曆年來最出色的。
正當其他人都帶著殷切的期望注視著這個學生的時候,1975年,19歲的蓋茨帶著對未來電腦的憧憬,毅然決定輟學,離開哈佛大學去創業。他與一位電腦怪傑保羅·艾倫合作,成立一家名為“毫微軟件”的電腦軟件公司。
很多人都被他的舉動驚呆了,那麼好的成績,如此高的天賦,一流的大學和絕好的條件,是一個多麼好的發展機會啊!可是他中途輟學,開辦一個沒有任何保障的小公司,弄不好就會雞飛蛋打,兩頭都耽擱了。
可是,他從小就是個主觀意誌特別強烈的人,超人的智慧和別人的掌聲使他主觀意誌又多了幾分自信和自負。他渴望成就,他渴望拚搏,他不怕流汗,希望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天空。
他這樣做不是盲目的行為,而是對社會狀況和電腦發展有清醒認識的。他認為,電腦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沒有實踐,電腦便沒有生命力,他從中學到大學學的所有的東西都是為了將來的實踐,與其在學校裏安靜地學習,不如在繽紛而熱鬧的世界裏創建自己的公司,在實踐中發揮自己的電腦天才。另外,他認為,那時私人電腦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前景是不可估量的。他確信:將來每個家庭、每張台麵都會有電腦。
人生悟語:
人生有許多道路,別人選擇而你自己沒選擇的不一定就是錯的,個人的興趣不同,做自己認為對的,善待自己的選擇。
23.創新思維,遠見卓識
大家知道,霍英東是香港著名的大富,他的成功之道往往在於先行一步,“吃第一隻螃蟹”。
他進入生意場的第一步是在香港鵝頸橋市場開的一家雜貨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他就賣掉了雜貨鋪,改做煤炭駁運生意。不久,他又和別人一起去東沙島采集一種可以用來製藥的海草。當然,他每一次入道或出行,都不是虧本的生意,而是有錢可賺的。
20世紀50年代初期,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剛剛興起,霍英東慧眼頓開,一下子覺得發財的機會來了,立即設立了立信置業公司。同行之中的人都紛紛投來懷疑的目光,不知這個默默無聞的新手是不是神經錯亂了。
他的第一招就令其他人刮目相看。在香港,房地產都是出售“整棟樓宇”,而霍英東卻使用的是房地產工業化的辦法,推行住宅與高層商廈結合的方式,並且采用“分層”銷售、預定樓房、分期付款等新方法。同行一下子就覺得他的這種方法切實可行,紛紛效仿。隻用了幾年時間,霍英東就成為香港知名的房地產商人了。
正當其他房地產商人全力以赴進行“房地產”大戰的時候,霍英東的心中又產生出了新的主意。他想,大家都在全力修建房屋,一定急需大量的沙子。他馬上花重金到國外買回來了大型挖沙船。這種大型挖沙船20分鍾就可以挖出2000噸沙子,沙子進船就近卸貨,白花花的“銀子”就到手了。很多人看到霍英東“發”了,急忙奮起直追……可是,此刻霍英東已經取得香港海沙供應的專利權了。
後麵追兵很緊,霍英東心生一計:眾所周知,香港的土地寸土寸金,填海造地大有前途。他覺得,這一招必須下快棋!
決心一定,他立即從荷蘭、美國等地購買各種設備,放開手腳開始了香港規模最大的國際工程——海底水庫淡水湖第一期工程。這一工程的開始,標誌著外國壟斷香港產業的格局被打破,霍英東也因此財源滾滾……
人生悟語:
商場如戰場,時間就是生命。誰抓住了先機,誰就成功了一半。優勝劣汰,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創新者生,守舊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