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培養像富翁一樣的賺錢欲望(4)(2 / 3)

梁正模突破了公司與代理商之間的“工具型”關係,更沒有去算計別人,而是真心地和這些代理商交往。他總是能站在代理商的位置,替他們著想,充分照顧他們的利益。代理商們都願意與他打交道。

在日常交往中,梁正模常常關心這些人的生活,如果遇到困難,他總是鼎力相助,幫助他們,有時甚至在他們困難時,主動送錢給他們,這些都令這些代理商非常感動。當時他們雖無以為報,但他們把這一切記在心裏,並把他作為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隨時準備來報答他。

這些人情資源成為梁正模創業初期的無形資產,而且這些無形資產迅速轉化為有形資產。在他開始創業時,沒有足夠的資金,向銀行貸款也很困難。以前的代理商們知道後,馬上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幫他渡過難關,這些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代理商們籌足了錢,借給他,而且不要利息。在這些朋友的幫助下,梁正模的公司如期建成。

不幸的是,他的工廠又遇到了幾次火災。每次火災後,他又奇跡般地站起來,這又是得益於代理商們的支持,有的甚至拿出了空白支票給梁正模用。

這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人心的獲得是靠與別人同憂苦、共患難。

梁正模開辦了自己的企業後,對員工也是關心備至。當他和工人接觸時,總是問他們在工作中和生活上有什麼具體困難。在獲悉困難後,他總是想辦法替他們解決。

樸明鎮是梁正模多花了幾倍的薪水請來的一位技術高超的技師。樸明鎮的家鄉在平壤,由於朝鮮半島的南北分裂狀況,他與家人被迫分離。對親人的思念,使他非常痛苦,麵對這種狀況,又無能為力,隻有每天以酒解憂。

梁正模知道這件事後,每天陪著他一起喝酒,到半夜才回家。這樣的以人之憂為己之憂,深深打動了這位技師,他晚上不再去喝酒了,而是把全部的身心都放在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上,使公司的產品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大大提高,在競爭中處於有利的領先地位。

梁正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於他重視人與人之間的親情關係。

人生悟語:

人非草木,誰能無情。在別人需要幫助時及時伸出自己熱情的雙手,給他撐起一片晴空。這樣,當你身處險境時就會有人給你提供一個避風港。

21.樹立王者風範的作派

本田宗一郎是日本摩托車、賽車和汽車王國裏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人物。

本田對日本汽車和摩托車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先後獲得日本天皇頒發的“一等瑞寶勳章”,獲美國底特律汽車殿堂“懸掛肖像及光榮事跡”的殊榮。

本田先生之所以有如此輝煌的成就,和他真誠為人、坦率處世是分不開的。

雖然備受下屬尊重,本田先生並不是一個唯唯諾諾的老好人。本田公司的技術幹部都曾受到本田先生的嚴格訓練。如果他們不注意,違背了本田的方針,那就會隨時遭到一頓臭罵和拳腳。前董事長杉浦在任技術研究所所長的時候,在其部屬麵前便被本田揍了一頓。

一天,杉浦正在辦公室工作,突然一個部屬通知他說董事長找他。杉浦急忙趕到本田那裏,問有何指示,本田二話不說,猛力用他那粗壯的右手,打了杉浦一巴掌。杉浦不知何故,忙問:“董事長,到底出了什麼事?”

原來問題是螺絲釘的長度,比實際需要長了3毫米。

“誰叫他們這樣馬虎地設計?是你吧!”杉浦還來不及解釋,又挨了本田一巴掌。

杉浦很氣憤:“董事長,你怎麼不聽解釋就動手打人?”他認為,設計問題,自己固然有責任,但我是有1000名部屬的研究所所長,也有自尊心,沒必要當眾羞辱我。這怎麼能幹得下去呢?他於是想辭職回家。

杉浦正要提出辭職的時候,猛然發現本田的雙眼濕潤潤的,這是自責自己過於魯莽?還是恨鐵不成鋼?似乎都有。杉浦頓時領悟到,董事長是誠心誠意要教導他,哪怕一個小零件也不能馬虎,必須嚴謹、認真、細致,否則,不可能生產出顧客信賴的商品。這是董事長的“機會教育法”,打他是為了要大家了解技術、質量的重要性。一想到這兒,杉浦的怨恨情緒便消失了,於是對本田說:

“對不起,我錯了!我要好好改過……”

“我也有錯,不該隨便打人。”本田臉上現出真誠的歉疚,並拍拍杉浦的肩膀。

人生悟語:

對待工作,絲毫來不得馬虎。以王者風範感染你的員工要比諄諄教導更快地生效。

22.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眾所周知,DOS就是美國微型軟件公司的著名產品,而這個公司的創辦人兼大股東,便是美國家喻戶曉的電腦神童蓋茨。很多資料顯示,他是西方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

他從小就很聰明,喜歡動腦筋。教過他的老師說,他的同學們都還在為某一習題皺眉頭的時候,他就已經出色地完成了習題,開心地玩了一大會兒了。其他人即使再努力,蓋茨的成績仍遠遠在他們的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