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培養像富翁一樣的賺錢欲望(2)(3 / 3)

因為有證券專家杜輝廉的鼎力相助,李嘉誠在股市上更是如虎添翼,揮灑自如,甚至對股市形成了強大的左右力。

人性悟語:

當今世界是一個合作的世界,任何一個想獨立做事的人注定是成不了大事的。隻有與人合作,善於與人合作,揚人之長避己之短,才能使自己的事業走向更輝煌的明天。凡成大事者都注重雙贏合作,優勢互補。

11.行動比知識更重要

1973年,英國利物浦市一個叫科萊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國哈佛大學,常和他坐在一起聽課的是一位18歲的美國小夥子。大學二年級時,這位小夥子和科萊特商議一起退學,去開發32Bit財務軟件,因為新編教科書中,已解決了進位製路徑轉換問題。

當時,科萊特感到非常驚詫,因為他來這兒是求學的,不是來鬧著玩的。再說對Bit係統,教授才教了點皮毛,而要開發Bit財務軟件,不學完大學的全部課程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絕了那位小夥子的邀請。

10年後,科萊特成為哈佛大學計算機係Bit方麵的博士研究生,而那位退學的小夥子也是在這一年,進入美國《福布斯》雜誌億萬富翁排行榜。1992年,科萊特繼續攻讀博士後;而那位美國小夥子的個人資產,在這一年則僅次於華爾街大亨巴菲特,達到65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二富翁。1995年科萊特認為自己已具備了足夠的學識,可以研究和開發32Bit財務軟件了,而那位小夥子則已繞過Bit係統,開發出了Bit財務軟件,它比Bit快1500倍,並且在兩周內占領了全球市場,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個代表著成功和財富的名字——比爾·蓋茨也隨之傳遍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人生悟語:

如果等到所有的條件都成熟了才去做一件事,那隻能是無休止的等下去了,成大事者總是想到就立刻去做,確定了目標就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12.關心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有一天晚上,索尼董事長盛田昭夫按照慣例走進職工餐廳與職工一起就餐、聊天。

這天,盛田昭夫忽然發現一位年輕職工鬱鬱寡歡,滿腹心事,悶頭吃飯,誰也不理。於是,盛田昭夫就主動坐在這名員工對麵,與他攀談。幾杯酒下肚之後,這個員工終於開口了:“我畢業於東京大學,有一份待遇十分優厚的工作。進入索尼之前,對索尼公司崇拜得發狂。當時,我認為我進入索尼,是我一生的最佳選擇。但是,現在才發現,我不是在為索尼工作,而是為課長幹活。坦率地說,我這位課長是個無能之輩,更可悲的是,我所有的行動與建議都得課長批準。我自己的一些小發明與改進,課長不僅不支持,還挖苦我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有野心。對我來說,這名課長就是索尼。我十分泄氣,心灰意冷。這就是索尼?這就是我的索尼?我居然要放棄了那份優厚的工作來到這種地方!”

這番話令盛田昭夫十分震驚,於是產生了改革人事管理製度的想法。之後,索尼公司開始每周出版一次內部小報,刊登公司各部門的“征人廣告”,員工可以自由而秘密地前去應聘,他們的上司無權阻止。另外,索尼原則上每隔兩年就讓員工調換一次工作,特別是對於那些精力旺盛,幹勁十足的人才,不是讓他們被動地等待工作,而是主動地給他們施展才能的機會。在索尼公司實行內部招聘製定以後,有能力的人才大多能找到自己較中意的崗位,而且人力資源部門可以發現那些“流出”人才的上司所存在的問題。

人生悟語:

員工是企業的支柱,沒有了員工企業就難以為繼了。了解員工的意願,關心員工的精神需求,激勵員工的士氣,使之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服務,這才是一個高明的領導者。

13.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

很多啤酒商都發現,要想打開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啤酒市場非常難。於是有人向暢銷比利時國內的“哈羅”牌啤酒廠取經。“哈羅”啤酒廠位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東郊,無論是廠房建築還是生產設備都沒有很特別的地方。但該廠的銷售總監林達是轟動歐洲的策劃人員,由他策劃的啤酒文化節曾經在歐洲多個國家盛行。

林達剛到這個啤酒廠的時候還是一個不滿25歲的小夥子,那時他看上了廠裏一個很優秀的女孩,然而那個女孩卻對他說:“我不會看上一個像你這樣普通的男人。”於是林達決定做些不普通的事情。

那時的哈羅啤酒廠市場份額正在一年一年地減少,因為啤酒銷售的不景氣而沒有錢在電視或報紙上做廣告。銷售員林達多次建議廠長到電視台做一次演講或者廣告,但都被廠長拒絕。林達決定冒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貸款承包了廠裏的銷售工作,正當他為怎樣去做一個最省錢的廣告而發愁時,他徘徊到了布魯塞爾市中心的廣場。廣場附近的男孩銅像啟發了他,這個撒尿的男孩銅像就是用自己的尿澆滅了侵略者炸城的導火線從而挽救了這個城市的小英雄於連。林達突然決定了他要做一件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