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縱橫
作者:師秀紅
摘要:在礦山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中,成本核算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介紹礦山行業成本核算的特點,然後分析成本核算和礦山企業經營管理之間的關係,並結合企業成本核算的主要模塊,探討由成本核算揭示的經營管理中的問題,明確成本核算的意義所在,最後規劃今後成本核算工作改進的方法。
關鍵詞:礦山;企業;成本核算;經營管理;意義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1)07-0126-02
前言
成本核算是企業衡量投入產出之比的基礎,是揭示企業經營成果的重要環節。新時期我國經濟建設倡導可持續發展,要求企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實現產業升級,構建集約化經營模式。因此,在礦山企業中,通過成本核算改革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成為當務之急。
一、行業成本核算的特點
礦山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具有鮮明的行業特點。首先,企業成本核算以開采的礦山為依托。礦山資源的開采不是無窮無盡的,隨著礦山開采深度和廣度的延伸,一定地區範圍內可供開采的資源總量是遞減的。成本核算要從企業所處的地理位置出發,權衡長期效益和短期效益。其次,礦山開采加工的經營內容使成本核算的模塊化特征得到彰顯。企業成本核算可以劃分為礦產資源開采作業、物資采購、物資倉儲、物流運輸等特色模塊,其中每個模塊都有自身的成本消耗方式,其他成本核算工作和一般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類似。最後,由於礦山企業受原先計劃經濟體製的影響嚴重,成本核算工作存在被動性,即被動接受各個模塊內的成本投入,核算過程簡單,核算方法落後,缺少對成本產生原因的深究,進而造成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
二、礦山企業成本核算與經營管理的關係
礦山企業成本核算的特點與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關係緊密,二者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一方麵,成本核算工作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礦山企業的經營包含礦山開采、原材料加工、物資運輸等環節,每個環節都涉及大規模投資,企業本身肩負著巨大的成本壓力。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企業必須時刻關注成本投入後的結果,分析成本在總收入中的占比,才能了解企業利潤的比率。礦山企業粗放型的經營使利潤率遲遲無法提高,這是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成本核算在經營管理中的位置尤為突出。
另一方麵,成本核算工作又是以現行的經營管理模式為基礎。礦山企業主要的成本核算模塊都是和具體的經營管理相對接——礦山開采和生產加工來自生產部門對人力、物力、財力的分配;物資采購要求各部門提出采購計劃,由采購部門和供應商建立聯係;物資倉儲需要物資管理部門配備專人進行維護;物流運輸則要同時考慮采購物流和企業自身產品的運輸成本。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有助於提高資源的開采和使用效率,實現較低的成本投入,反之,則會導致成本增加。礦山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與長期以來粗放型的經營管理模式有著直接的關聯,經營管理模式從深層次代表著成本投入和使用的方式。所以成本核算工作越細致深入,越能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現行的經營管理模式提出改進需求,使管理崗位與職責設置能夠和成本核算全麵對接,默契配合。
三、成本核算在經營管理中的意義體現
成本核算與經營管理之間的關係揭示出核算工作的重要意義,通過分析成本核算的結果,企業不僅可以從中挖掘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而且還可逐步尋找出降低成本投入、提高經營收益的方法。開采作業、計劃采購、物資倉儲、物流運輸等成本核算模塊分別承擔著舉足輕重的任務。
第一,開采作業模塊的成本核算一一有助於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開采作業是礦山企業獲得經營收入的源泉,為延長礦山開采壽命,增加產出,精細化生產管理成為必然需求。精細化管理要求細致分析生產環節投入的資源成本,對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與產出進行對比,力求實現最大化、最優化投入產出之比。例如,企業通過對開采作業模塊實施成本核算後發現,開采出的礦石在加工時耗電嚴重,且原礦生產精礦的比率較低,這是生產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如果適當增加選礦技術工人,嚴格選礦要求,將會大大降低開采作業成本,說明成本核算可以幫助礦山企業合理規劃生產環節的資源配置,減少資源浪費。礦山企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經營轉變,首要的任務就是改變資源耗費嚴重的生產方式,不同生產資源配置的成本核算結果將為企業生產管理改進提供有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