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此生為何當不了官?直到老來才從鏡子裏看清了脖子上那根強筋,都怨自己生就了認死理的性兒。在官場,常常會見到這樣的怪現狀:要想升官,須學會做“蟲”,不講人格,隻講“蟲格”。做“蟲”的成色不同,形成不同等級的做官坯子——
先說“跟屁蟲”。“蔑稱跟在別人後邊,亦步亦趨,毫無主見的人”,這是詞典注釋。官場“跟屁蟲”就是某官的心腹、扈從、墊背、拐棍、鐵杆粉絲和無條件的維護者。誰能說得清,這些顢頇下作的主兒愣是一心一意地傍官?原來他們頭上生了一點升官的靈犀:做“跟屁蟲”不白做,要棒打不回頭。結果真的得到恩賜,盡管升的是那種小毛毛耷拉官。
繼說“應聲蟲”。領導怎麼發聲,就怎麼應聲,就像回音壁那樣原聲原調,又像“三聲石”那樣往複回響,形成三重應聲或多重應聲。有種應聲是糊弄人的聲音,例如:“失業就是待業”、“漲價就是調價”、“倒閉就是改製”、“下滑就是負增長”、“挨坑就是交學費”之類;另一種應聲更令人鬱悶,例如:父母官就是人民公仆、越級上訪就是鬧事、要求官員申報財產就是不顧中國國情、反映本地弊端就是抹黑投資環境、全票通過才是民主的真正體現之類。誰能猜得透,這些不學無術、智商平平之輩,愣是秉持一種癡心的追求?原來他們肚子裏認準了一個升官的“門道”:做“應聲蟲”不白做,要一條道兒走到黑。結果真的得到提拔,盡管升的是那種隻過官癮無權幹事的輔助官。
再說“精靈蟲”。這是升官的“大鬧兒”。做蟲要做精靈蟲,是一種天分,也有其祖師爺的偶像效應。分三個類型:
精靈1:拍馬得體型。“好馬出在腿上,能人出在嘴上”,“能”字在於得體。例如本局完成了任務,要說局長運籌帷幄,指揮有方;沒有完成任務,要說局長帶領我們克服困難,將任務完成到最好程度;誇領導的孩子,如果孩子聽話就說懂事明理,將來必有出息,如果不聽話就說有獨立見解,將來必成大器。當年拿破侖非常討厭拍馬屁的人,有一次隨從對他說:“將軍,您最討厭別人拍您的馬屁嗎?”拿破侖笑道:“是的,一點也不錯。”他很受用,絲毫也沒意識到是在接受一種最為得體的拍馬。但古今中外最夠拍馬“把式”者,得推東晉文學家殷仲文。公元403年東晉權臣桓玄篡位,一日睡覺時,床角地麵忽然陷下去一塊,桓玄十分惱火,大臣們都不知所措。幕僚殷仲文說:“地麵所以塌陷,是因為大地都不能承載陛下的盛德深恩。”瞧瞧殷某拍得這個馬屁,得體不?想不升遷都不行。
精靈2:降低輩分型。“喝酒喝得滿地爬,這樣的幹部要提拔”,是說有些升官心切的人,與上司同桌喝酒常受寵若驚,喝得大醉,像小孩子那樣滿地滾爬,稱呼上司為“您老人家”。他們知道,貼心領導最便當又見奇效的一著,是降低自己的輩分,唐玄宗28年,安祿山官拜範陽節度使,他深知楊貴妃受寵,竟拜小他十多歲的楊玉環為養母,咕咚一聲跪在平地,搗蒜似地磕頭,一聲一個幹娘,然後轉過身去叩拜他的幹爹唐玄宗。玄宗忍俊不禁,問:“怎麼顛倒了參拜順序?”安答:“孩兒是胡人,胡人的民俗是先拜娘,後拜爹。”又問:“卿腹何大如此(身體太胖)?”安答:“孩兒肚裏沒別的,是裝著一大肚子赤膽忠心啊!”瞧瞧安某這兩下子,偶像不?想不走紅都不行。
精靈3:對上“屁頌”型。清人《笑林廣記·屁頌》雲:有一秀才,陽壽數盡,去見閻王。閻王偶放一屁,秀才即作《屁頌》一賦呈上。閻王閱罷大喜,宣布為其增壽十年,即時放回陽間。這原不過是講一個笑話,萬沒想到,作者開了一個幹預生活的天大的玩笑,“屁頌”日後發酵為被廣為效仿的求官秘笈。道理十分簡單:它連閻王都能感動,遑論人間具有七情六欲的上級官呢!《屁頌》曰:“高竦金臀,弘宣寶氣,依稀乎絲竹之音,仿佛乎麝蘭之味,臣立下風,不勝馨香之至。”瞧瞧他們祖師爺的示範,經典不?誰修煉成“屁頌”型“精靈蟲”,想不平步青雲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