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對策建議
(一)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的利率市場化經驗
利率市場化基本上是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在先,存貸款利率市場化放開在後。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中,銀行機構占主導地位,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相對薄弱。由於存貸款利率管製放開,市場競爭的推動,大多數國家的存款利率大幅上升,但淨利潤率下降,許多中小金融機構麵臨破產或兼並的可能性。同時,出現貸款利率出現大幅的攀升,市場通貨膨脹、宏觀經濟環境趨於惡化等一係列問題。但大多數國家已從點到麵、分層推進,逐步擴大利率市場化的控製範圍,直至完全放開,最終實現存貸款利率的直接控製,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利率市場化所帶來的負麵影響。
(二)不斷提升商業銀行業的競爭力
在宏觀層麵,商業銀行應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機製,完善董事會製度,監事會、高級管理係統。按照以人為本,綜合考慮的原則,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處理好速度、效率、風險、質量之間的關係,更新管理理念,改進管理方法,規範競爭行為,繼續加強自我約束。提高銀行的自我完善、自我調節和自我改造的能力,努力拓展業務種類,提高競爭力和科學發展水平。在微觀層麵,要正視利率市場化,積極探索金融創新和優化收入結構。堅持開發風險可控、合法、合規的創新理財產品,理財產品要在投資範圍內實施,在實施投資標的等方麵進行適當拓寬,為銀行開展財富管理業務創建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靈活創新銀行的傳統業務;創造新的金融工具,大力開展債券承銷、財務顧問、保險服務。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以低廉的價格提高行業優勢以及產業競爭能力。在此要注意,創新需要堅持服務於實體經濟的需要,過度的金融創新不一定是好事,美國次貸危機就是最好的證明。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才是銀行業創新改革的發展方向。
(三)合理優化貨幣信貸調控和監管模式
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場需要積極探索金融係統的實際情況、外部宏觀經濟環境以及市場經濟的運行形勢,抓住機遇,創造有利條件,積極穩妥地推進。實施優化配置,如在貨幣信貸調控模式下的控製,堅持以基準利率為依據,堅持價格型間接調控為主,並輔之以數量型工具的模式。在監管模式方麵,首先,穩步推進綜合管理,實踐和監管之間的關係協調好;其次,通過“防火牆”,完善內部控製和風險管理的建立;第三,加強監督和協調。一旦出現突發問題,能夠及時有效地控製風險。
(四)進一步促進市場體係的建設,建立完善的配套金融機製
利率市場化改革必須是平衡的協調推進。積極穩妥地發展各類金融市場,努力形成功能互補、交易品種多樣化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係。健全的債券市場是實現利率市場化關鍵條件。建立和完善金融安全係統,有效的預防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因此,隨著銀行業的整體經營風險加大,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場製度和存款保險製度,提高危機預警係統和危機管理係統,切實管理好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係統,實行程序化管理預防不必要的金融風險,確保利率市場化關鍵階段的金融穩定。
四、總結
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研究課題是改革實施的一個重點、難點,將始終貫穿於整個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國外成功的利率市場化經驗對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是很好的借鑒。整體而言,創造一個良好的經濟金融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大大降低利率市場化改革帶來的負麵影響。
(作者單位:內蒙古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