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選購衣物時都有這樣的體驗:在實體店選購衣物時,可以試穿衣物,這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實體店選購衣物時由於環境的限製,選擇範圍極為有限,很難百裏、千裏挑一。而在網上選購衣物時,如果不幸選錯尺碼或者看錯顏色的話,對於購物者來說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退換貨非常麻煩。
Hointer就是抓住了用戶的這個痛點,巧妙地將網購的便捷與實體店購物的真實感結合起來。Hointer主要銷售的是牛仔褲,其店內設有展示區、試穿區和倉庫。和其他店不同的是,在前兩個店不需要導購員,用戶可以在展示區選購牛仔褲,如果對某條牛仔褲感興趣,隻需要打開智能手機從Hointer的App登入係統掃描標簽代碼,就可以選擇具體尺碼和顏色放入購物車。
顧客將褲子放入購物車後,係統會自動將商品信息發送到貨倉人員,工作人員會在30秒內準備好貨品。等顧客走到試衣間門口時,便可以直接從旁邊的傳送帶取走褲子進行試穿。如果試穿不滿意,顧客可以把褲子扔進自動滑槽,係統也會自動從購物車中移除這件貨品。
Hointer的這種完全打通線上線下的模式帶給了其他商家新的啟示。互聯網時代來臨,O2O思維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不論是對電商企業還是傳統實體店而言。
現如今,很多電商企業都紛紛試水實體店,例如小米手機在全國開設了體驗店。很多傳統實體店都開通了網上銷售平台。傳統企業海爾則開通了網上平台,連接遍及全國各地的專賣店,承諾“消費者在線上訂購,24小時到貨”。
海爾的O2O模式創新了互聯網的一般模式,它利用了強大的遍及全國的專賣店這個優勢,很好地融合了線上平台,打造出了讓用戶尖叫的O2O銷售模式。
傳統企業正在走向轉變,這些企業因為長久深耕在市場營銷上,具有豐富的資源優勢,如果可以很好地結合網絡平台與線下資源,那麼或許可以創造比純電商更多的價值。
團購興起的時間不長,團購平台以美團網、大眾點評網為代表,曾經一度掀起巨浪。但是現階段,團購的熱潮慢慢消退了下去。曾經靠團購起家的美團、窩窩、聚劃算等平台都已經不是團購網站,而是開始向“本地生活服務平台”轉型,著重打造一個O2O完整的生態閉環。
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團購網站比以前更貴了。其實這就是在不斷轉變的表現,要是團購還停留在“多團低價”的基礎上,那麼團購僅僅就是低價,沒有受到互聯網浪潮的影響。
窩窩商城為了做一個能夠閉環的網店通,從開店到用戶營銷再到CRM管理,再到多平台的維護,窩窩商城隻用了一個產品,成功實現閉環。但是這個閉環又必須得開放,否則隻能在限製在自己狹窄的圈子裏。為此,窩窩商城試圖和一些標準化的第三方平台接口打通。
閉環和開放似乎是一對矛盾體,其實這二者並不矛盾。閉環是一條完整的生態鏈,而開放可以將這條生態鏈中的某一個點開放出來,引入第三方接口,做到開放共贏。當然,在這方便做得最好的就是美國的蘋果,其次就是中國的騰訊和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