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流量思維——流量就是鈔票(2 / 2)

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人們使用手機的時間遠遠超過了使用PC機的時間,那麼如何搶占流量,入口則成了極為關鍵的所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人們打開手機之後,最有可能做的事情就是打開QQ或者打開微信。也就是說,QQ和微信是移動互聯網上使用得最頻繁的兩個入口。這當然是因為這二者龐大的用戶基數決定的。

人們的時間有限,特別是對於碎片化的時間,當QQ和微信占據了比較大的比重時,其他的App的使用率必然會下降。但是QQ和微信會成為近似壟斷的入口嗎?答案是否定的,或者說這是很難做到的。盡管騰訊一直在建造超級帝國,將各行各業都放置在騰訊產品中,但是很多東西畢竟不具備專業性。

譬如在購物這一個功能上。QQ擁有QQ錢包,微信擁有微信支付,各自都有購物入口,並且對應相應的購物網站。但是它依然代替不了淘寶。移動端的淘寶盡管流量並不大,每年光棍節,移動端交易量隻占了不到10%。但是它依然是移動端一個最為重要的購物入口。

自從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關於移動流量入口的爭鬥戰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未來也會一直爭鬥下去。畢竟從PC端到移動端,入口模式已經進行了一次大的洗牌,搜索端將難以占據統治地位。

在PC端,百度是傳統搜索的強勢入口,在360搜索尚未出現時,它最高曾占據85%的市場份額。但是隨著互聯網進入移動時代後,百度的市場份額就相繼下降。這是因為360搜索具有雷電搜索功能,加上阿裏巴巴和UC聯手推出的UC瀏覽器也搶占了一定的流量。

移動App的流量入口爭鬥戰一直硝煙四起。

助手類App類似於PC端的網站導航,將眾多的App分門別類供用戶下載。為此,360手機助手、豌豆莢、小米應用商店等助手類App層出不窮,為了爭搶流量入口而拚殺。

關於社交類App,眾所周知,移動互聯網領域隻有微信拿到了“船票”,雖然米聊、來往、易信、人人網等都希望從社交領域找到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入口,但是似乎都沒有取得比較大的突破。

微信能夠拿到這張“船票”,是因為它基於騰訊QQ本身強大的用戶基數,再加上微信版本更新的創新能力,讓用戶愛不釋手,養成了深度依賴的習慣。

另外,移動互聯網流量入口的爭鬥已從線上打到了線下。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之戰,相信很多人記憶猶新。嘀嘀打車是騰訊投資的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而快的打車則是阿裏投資的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騰訊與阿裏的爭鬥從PC端移到了移動端。

騰訊與阿裏之所以如此重視打車App,除了移動支付方麵的戰略考慮之外,爭鬥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入口是關鍵原因。

現如今,移動流量入口大多以App的形式呈現,用戶按照需求去應用軟件商城下載相應的App。不過,移動流量入口還有其他的形式。譬如小米開發的MIUI係統,它基於龐大的用戶基數,在小米手機裏安裝內置軟件,其實也就是流量入口。

小米內置軟件包括“應用商店”、“小米生活”、“主題風格”、“小米雲服務”等,這些軟件就是在吸引互聯網流量。小米所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內置軟件的用戶體驗度,讓用戶養成深度依賴。

其實,隻要是能夠滿足廣大用戶需求的App,就都有機會成為一個新的移動互聯網入口。在移動時代下,流量的入口會越來越多,也會更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