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便捷思維——方便快捷一直是互聯網的誕生初衷(2 / 2)

讓我們再來看幾個比較時髦的例子:商家們為什麼要做二維碼?說得專業一點,就是打通線上線下O2O的連接;說得通俗化一點,就是為了使人們更加便捷。掃下商品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品種、價格等等產品信息,除此之外,還可以在線支付。

當然,這隻是二維碼作用的一方麵,微信5.0版對二維碼進行了拓展,掃描其二維碼還可以掃描街景、條碼、英語單詞等等。

可能有些人會問,“掃描街景”這一功能是用來做什麼的?很簡單,在你迷路的時候,在你不知道東南西北的時候,你都可以拿出手機來,用微信二維碼的街景功能一掃就了解了,還可以進行在線地圖導航,多方便。

以前,我們隻可以在火車站購票、改簽、退票,非常不方便。特別是離火車站比較遠時,為了買張火車票,得專門跑一趟。氣死人的是,有時候你排了很長時間的隊,卻被告知票賣完了,搞得人不知所措。

當被其他事情給耽擱了行程時,想改簽或者退票都得重新去火車站。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用戶體驗太差了。但鐵路局的人也不是吃幹飯的,他們隨即開通了電話訂票,方便人們的網上訂票,現在還發明了App客戶端,隻要有一款智能手機,就能隨時隨地在線購票、改簽、退票,多方便!

網上銀行其實也是這麼個道理,方便人們隨時隨地轉賬、購物、支付等等。

網上購物就更加不用說了。互聯網時代的購物方式則是用手指輕點,選好商品支付完畢後,隻要坐在家裏等,商品就會送上門。

最重要的是,網上的商品琳琅滿目,無奇不有,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供應不了的。這種時髦新型的購物方式已經深入了尋常百姓家,催生了快遞公司的迅速發展。

最後,還說一說機器人吧。有新聞媒體報道某些大型的機械生產廠已經不再用員工了,而是純粹的機器人操作。因為該工種總是不斷重複、機械式地做某一種動作,對於員工而言是一種煎熬。但換成機器人後,就不存在這種煎熬了,而且效率會成倍增長。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曆程,我們會發現它往往是跟“便捷思維”聯係在一起的。

起初,原始人為了便捷地取得食物,利用手工製作的石器獵殺動物。後來,為了吃到熟食,則出現了鑽石取火。後來,漸漸地發展,人類有了衣服,當然,其目的是為了防寒保暖。

對於便捷思維,我們並不需要再舉更多的例子,也不需要再做出多麼深的分析。因為這是一種很普通但又至關重要的思維方法。互聯網時代,它必將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