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屌絲思維——得屌絲者得天下
定義:“屌絲思維”其實是一種逆向思維。商家不要總想著如何去賺取金領的錢,而是將目光轉到屌絲身上,關注屌絲的需求。畢竟,屌絲才是最廣闊的市場。
思維模式:了解屌絲的需求+滿足他們的需求。
分析:“屌絲”是近年來流行的網絡用語,可謂風靡全中國。“屌絲”稱號在年輕群體中擁有極高的呼應率。年輕人大多喜歡自稱“屌絲”——“屌絲”之謂,成了年輕人自嘲之語。
“我是屌絲,我怕誰!”
“屌絲你好,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
“屌絲”與“草根”存在較大的重疊率,但兩者並不是一碼事。
“屌絲”本身曾是個不雅的稱號,但是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屌絲”這個詞被網民給挖了出來,重新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裏。“高富帥”也有自稱“屌絲”的,草根人群也有自稱“屌絲”的,總之,“屌絲”這個詞好像被玩壞了,竟然使人們對它有了好感。
“草根”本身是一個中規中矩的詞語,它代表的是身份低微或者出身貧寒,與主流、精英文化相對應的一個群體。
“高富帥”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對於“高富帥”的奢侈生活方式隻能望錢興歎。他們寧願自貶地貼上“屌絲”標簽,逢人就說:“我是屌絲我怕誰。”由此,“屌絲”得到了大眾的廣泛接受。
“屌絲”群體在中國開始紮根,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屌絲”群體的生活態度並且加入這個群體,使得這個群體愈發龐大。當一個群體具有了龐大的人群基數後,它就有了極大的價值,商家就開始關注它。
要想運用屌絲思維就得首先了解“屌絲”群體的需求,他們喜歡什麼、排斥什麼、迫切需要什麼……這都是要做充分細致的市場調查的。這個時候,大數據思維就可以應用上。
在中國,不論是做互聯網,還是做其他行業,“屌絲”群體都是一個不可忽略的群體。
所謂有需求才有利益。在中國,隻有那些深耕“屌絲”群體的企業才有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現如今的QQ、百度、淘寶、微信、小米等等,都逃不開“屌絲”群體。
騰訊公司是最國內知名的互聯網企業,在中國擁有無法匹敵的用戶量。該公司推出最早、用戶群體最廣的便是QQ。最初,QQ並不收費,隻是一個很簡單的交流工具。那時,互聯網時代剛剛來臨,人們迫切需要一款即時通訊工具以便在網上相互交流。騰訊公司恰好抓住了屌絲群體的這個需求,開發出了QQ。QQ一經問世,便因為免費而且用戶體驗度高而迅速贏得了屌絲們的心,從而風靡全國。
因為深耕於“屌絲”群體,騰訊公司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其後,無論該公司開發出何種產品,都能在第一時間獲得用戶的反饋,並且在用戶群中產生大的爆炸量。
微信的成功就更是緣於屌絲思維。微信之所以能占領如此大的市場,一方麵是基於騰訊QQ的龐大用戶基數;另一方麵在於它對中國屌絲群體的精準定位。
淘寶的屌絲思維可謂是眾人皆知。以前,要想在網上開店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沒有一個好的平台是最主要的原因。當時,eBay易趣是淘寶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但可惜它的目光太短淺,不懂得互聯網時代免費思維的真正價值,最終被淘寶輕而易舉超越並永遠超越。
“屌絲”群體需要的是什麼?當然是有一個免費、好用的平台來供自己創業,那些門檻高、用戶體驗卻不高的平台,屌絲隻能望而卻步。馬雲的先見之明正是抓住了“屌絲”群體的這個需求,開創出了以免費思維為基準的淘寶,成功俘獲了屌絲們的心。
以往,企業的目光盯準的是金領用戶,認為他們有錢能消費。其實,不論在哪一個時代,真正有錢、能夠大膽消費的都是極少數人,大部分的人都屬於沒錢之人。我們可以掐指算一下:中國有13億人口,如果你做出一款產品,每個中國人都擁有一個,即使每一個隻能為你帶去一塊錢的利潤,算起來也有13個億了。
所以說,真正有價值的往往是常被忽略的東西。這合乎道家老子的思想。
“高富帥”代表的僅是少量的金領用戶,“屌絲”才是最重要最有活力的消費主力。如何抓住這個群體的消費心理,是創下巨額財富的關鍵。
商業巨人史玉柱很早就敏銳地感覺到:屌絲群體已開始成為這個國家最有活力的消費主力。於是,他的目標思維精準紮在“屌絲”群體身上,並得到了屌絲們的熱烈呼應。
1991年,史玉柱成立了巨人公司。
2007年11月1日,巨人網絡集團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市值達到42億美元。同時,史玉柱的身價突破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