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宜多吃素食
老年人活動量少,消耗也少,體內的各器官功能自然減退。在這種情況下再多吃含蛋白質高的食品,就要加重消化器官的負擔,產生消化不良症,逐漸出現胸腹脹滿、噯氣吞酸、口味惡臭、夜間多夢,甚則失眠、煩躁、泄瀉等症狀。日久則神經衰弱、消化鈍遲、重時成為胃呆症,二三年後便會明顯衰老,以至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心髒勞動力失常、腦血管痙攣、患冠心病等。
現代醫學認為。一個青壯年人每天需要蛋白質50~100克,老年人則可適度減少。提倡吃素,就正是這個道理,因為葷食熱量高,不易消化吸收,對一個運動量小的老年人來說,少吃為好。
人到老年,要特別注意飲食的結構與成分。老年人的身體,從健康逐漸走向衰老。肌肉力逐漸減弱,消化腺的分泌也逐漸減少,因而消化不充分、不完全。另外,老年人的物質代謝也不如青少年旺盛,消耗相對減少。一些代謝物質就容易堆積下來,膽固醇就是容易堆積的代謝物質中的一種。過高的膽固醇容易在管壁上沉積引起血管“粥樣硬化”的病變。血管“粥樣硬化”所產生的嚴重後果,首先就是高血壓症。老年人消化力減退,還容易造成便秘。相當多的老年人經常為便秘而苦惱,常吃細糧,過少攝食含纖維組織的食物,就會出現此類現象。
老年人多吃素食和蔬菜,除了對於防止心髒病、高血壓、糖尿病、腸癌等病有積極作用以外,對於防止衰老,爭取長壽也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這是因為素食中含較多的維生素C和E,維生素C可以促進細胞對氧的吸收,同時促進這些間質的形成,有利於細胞的修複。它還可增加抵抗病菌的抗體的形成。維生素E也能促進細胞分裂,延緩細胞衰老,延長壽命。
由此可知,淡泊飲食的確是中、老年人爭取健康,走向長壽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麵。中、老年人應多吃糙糧(如玉米、高粱、甘薯等)和含大量粗纖維的蔬菜(如芹菜、油菜、白菜、雪裏紅、甘藍、蘿卜、豆類)。
老年人的科學飲茶
茶對身體的影響主要有三方麵:
第一,茶所含的咖啡因是興奮劑,能興奮精神,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和呼吸,升高血壓。因此,用量不宜過大,否則會增加心髒的工作量。由於興奮神經,它們還會幹擾休息和睡眠。
第二,飲茶促使人建立飲水習慣,因此有利尿的作用。這對老人有利,因為老年人大多缺乏飲水習慣。飲水過多要增加腎髒的工作量,因為腎髒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把代謝後的殘物濃縮起來,使之在有限的尿量中排出體外。
第三,茶內含有比咖啡因多2~3倍的鞣酸,它能把食物中的蛋白質疑結成塊,因此增加胃腸管的消化工作量,有時會增加便秘與氣脹發生的機會。根據茶對身體的上述三種影響,這裏提出飲茶的注意事項:
(1)睡前避免飲濃茶,以免影響睡眠。
(2)有嚴重心髒病、腎髒病、浮腫等疾病者,要慎用茶。
(3)有胃腸道疾病和功能紊亂,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便秘和氣脹等應慎用茶,必要時可停用一個時間,以作對照。
(4)比較合理的飲茶法是在清晨起床後,泡一茶缸茶水,慢慢飲呷,不斷加水。這樣在清晨時,茶水內的咖啡因和鞣酸濃度可較濃,使人清醒。到中午時,茶水漸淡。到了下午就逐漸變為以飲水為主,這是非常符合衛生道理的。
老年人應多飲水
老年人平素缺水較青年人遲鈍,顯得耐渴。倘若每天主動地多飲點水,對保障機體細胞代謝和體內環境的平衡、穩定均有益處。相反,如果長期因為不感到渴就不飲水,會使身體各處水的含量降低,導致血液濃縮,影響血液循環,使人發生頭昏、眼花、心悸。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病,腦血管硬化的老年人,如飲水過少,會促使血液粘滯度的明顯增加,容易形成腦血栓,加上這類病人動脈已經發生粥樣硬化,血管狹窄,血栓就可能阻塞某一枝腦血管,病人出現肢體麻木、乏力,甚至偏癱、失語等。
老年人要主動多飲些水,但切勿暴飲,每次以不超過200~300毫升為宜,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疾患的老年人,更不宜一次飲過多的水。否則,大量飲水喝茶,不僅會迅速增加血容量,而且還會因擴張了胃部,壓縮心髒加重心肌的負擔,可誘發心絞痛等。此外,老年人在晚上也應盡量少飲水,以免夜尿增多,影響休息和睡眠。
老年人少沾煙酒
老年人應做到戒煙、不酗酒,煙與許多老年病的發生有關,有害而無益。大部分老年人有數十年抽煙史,且量較大,一般不宜突然全部戒斷,宜逐步減少直至戒斷。老年人少量飲酒能促進微循環和新陳代謝,對健康有一定益處,但不宜過量。目前的觀點認為,適量飲用葡萄酒對防病保健,比其他酒類更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