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家庭美容按摩法
為了保養皮膚,延緩衰老,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皮膚的護理。而按摩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皮膚護理環節,它具有加強肌膚活力、延緩皮膚衰老的作用。
按摩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1、使血液循環加快,補充組織營養,使氧氣和營養物質湧向按摩部分。
2、促進皮膚組織的新陳代謝,有利於排出廢物,增強細胞再生能力。
3、調節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增多,能減少皮屑,減輕皮膚幹裂狀況,使積存於毛孔中的汙垢易於除去。
4、刺激皮膚彈性纖維組織,緩解肌膚疲勞,減少麵部過多的脂肪,保持皮下脂肪正常厚度。
5、減少皺紋,防止皮膚鬆弛,使麵肌勻稱,延緩皮膚衰老。
6、調節過度緊張的神經,消除眼部等處的疲勞,達到安神養身的目的。
7、促進皮膚對各種護膚品的吸收,達到營養皮膚的目的。
在家庭中進行自助式或互助式的美容按摩,因難度不大而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麵部按摩的基本手法有5種,具體如下:
按撫法:常用於麵頰、前額及頭皮等部位。一般用於按摩的開始及結束階段。
【指法】用手指及手掌,緩慢而有節奏地在麵部皮膚表麵平滑運行。
【作用】促進血液循環,發揮皮脂腺、汗腺功能,使皮膚清潔滑爽。
揉捏法:常用於頸部、鼻部、額部等處的按摩。
【指法】用手指捏起皮膚,同時揉局部組織。捏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在麵部捏起皮膚;揉法是用手指做輕推、滾動等動作。
【作用】刺激表皮細胞,防止肌肉鬆弛;促進新陳代謝,增強細胞再生力。
扣撫法:常用於眼部周圍及下頜等處。
【指法】雙手指端在麵部皮膚上做快速而連續的點狀接觸,或用整個手掌拍打皮膚。
【作用】使肌肉堅實,增加皮膚彈性;加快血液循環,消除肌膚疲勞。
震動法:常用於麵部按摩。
【指法】利用前臂和手部的肌肉收縮,力量彙集於指端或手掌,使麵部發生震動。
【作用】深入皮膚,使深層皮膚組織保持柔和狀態;刺激神經係統,增強皮膚彈性,使皮膚鬆緊適度,消除肌膚疲勞。
捏按法:常用於額部、麵頰上。
【指法】利用雙手大拇指與中指或其他手指,快速捏提肌肉,進行按摩。
【作用】增強皮膚的吸收功能;清除皮下廢物,防止皮膚鬆弛,延緩皮膚衰老。
要想做好按摩,先要了解麵部結構
麵部的基本解剖主要分為麵部皮膚、肌肉、神經和血液循環4個方麵的內容。對於皮膚的護理是美容化妝的重要環節之一。但由於麵部皮膚比其他部位的皮膚薄,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襲,因此按摩手法要講究技巧,並且必須掌握人體皮膚的生理功能、肌肉的走形及頭部骨骼結構,這樣,做起麵部按摩來才會得心應手。
頭部骨骼結構
頭部的骨骼稱為顱骨,可分腦顱和麵顱兩部分。腦顱位於顱的後上部,由8塊顱骨組成,即額骨、枕骨、篩骨、蝶骨各一塊,頂骨、顳骨各兩塊;麵顱位於顱的前下部,即眉以下耳以前的部位,由15塊骨骼構成:犁骨、下頜骨、舌骨各一塊,上頜骨、鼻骨、淚骨、顴骨、齶骨、下鼻甲各2塊。它們形成了顏麵的骨性基礎。
麵部皮膚
皮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部分組成。表皮是皮膚最外麵的一層,厚度僅有0.1~0.3mm,由外向內,分別為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棘細胞層、基底層。
角質層:是表皮的最外層,由數層角化扁平細胞組成,這種細胞衰老後,成片狀脫落,形成鱗屑,它比較堅韌,對物理性和化學性等損害均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棘細胞層:由4~8層魚鱗狀細胞組成,細胞間隙內充滿淋巴液,向表皮輸送養料。
基底層:在表皮的最深部,與真皮相連,由一排柱狀細胞組成。柱狀細胞經常分裂,以補充遭受損傷而脫落的麵角質層細胞和修複表皮的缺損。柱狀細胞內有黑色素,它能抵禦紫外線對真皮的傷害。
真皮在表皮下麵,含有較多的結締組織,即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都有一定的走向,故而形成了皮膚紋理。真皮堅韌有彈性,因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冷、熱、痛、觸等各種刺激,使機體產生相應的防禦,並調節血管、汗腺等功能。真皮內血管十分豐富,毛囊、汗腺也在真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