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氣場的故事12(1 / 3)

就像故事中智者所說的一樣,我們平時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也必須掌握聽與說的平衡,有聽有說才能充分交流,才能夠達到想要的目的,才有利於氣場的形成。

《啟迪學生心靈的211個哲理故事》盧小永編著人民日報出版社,20091

氣場加油站!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總要與人交談,要想成功地完成一次對話,就要學會保持聽與說的平衡,首先要學會聽別人說話。通過傾聽了解的內容,來選擇合適的語氣和表達方式再與對方交談,這樣自己說起來就會更有針對性,才能達到一個良好的交流溝通的效果。一個有氣場的人,不僅僅應該是一個能言善辯者也是一個很好的傾聽對象,當然也必然是一個能夠很好協調聽與說,保持二者平衡的專家。

細節056:著裝氣場從經營自己的形象開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蘇東坡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它真切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迷人景色,所以被人們流傳千古。其實,細想一下,這首詩描繪的不僅僅是自然形態之美,而且包含了對社會、對人生哲理的探討,和我們人類自身的認識。一個人要想講究氣度,彰顯個人魅力,都是從塑造自我形象開始的。因為,一個注重自我形象的人,才有可能是一個氣場非凡的人。

個人形象是一個人外在樣子和內在的品質相統一的展現,絕不僅僅是指一個人的外形,是一個人在社會群體中,借助各種載體和手段展示自己的精神內涵和儀表、儀態,給人們留下的總印象和總評價。其中個人形象的內在品質主要是指個人的素質,素質的高低給人截然不同的印象。譬如,素質低的人無論從外表怎樣打扮自己,也擺脫不掉粗俗淺薄的印象,隻有素質高的人,才有可能表現出一定的氣質和風度。此外就是外在形象了,主要指著裝方麵。當人們無法通過實際使用效用去判斷商品的品質時,往往會通過商品的包裝來判斷其內在品質。同樣,一個人的衣著具有品味會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及能力,贏得對方的信任和重視。

個人形象的塑造與表現形象是一個人在交往過程中給他人留下的印象。形象好的人在生活和事業上容易走向成功,形象差的人則常常使自己遭遇許多困難,特別是在當今社會,人們更強調個人形象的塑造,因為個人形象是一個人能力和潛力的反映。通常說來,我們要想塑造一個成功的個人形象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內在的修養,提高個人的素質,養成良好的道德意識。一個人的內在形象主要通過其道德修養體現出來。在塑造個人形象時,隻有提高了內在素質,才能真正充滿了內涵。這樣的人往往與人為善,誠實可靠,敢於負責,給人以踏實、有責任感的形象感覺。相反,如果人們不注重這一點,就會自私自利、心胸狹窄、敷衍了事、喜歡挑剔等,那麼相應地就會給人一種厭惡的形象感覺。

2、精力充沛、充滿生氣的生活作風。個人的良好形象也是取決於其旺盛精力的保持,氣場強大的人往往給人以生氣勃勃、鬥誌昂揚之感。試想一下,那種展現在眾人麵前的倘若是一臉的病容、一身疲憊的可憐相,是根本談不上形象的美好,更談不上煥發出奪目的光彩的。

3、樂觀自信地精神風貌。一個人的精神風貌如何,往往決定著他個人形象塑造的成敗。樂觀自信的人給人以振奮之感,悲觀消極的人則使人覺得壓抑;熱情大方的人像一團火,使與之接觸的人心生溫暖,冷漠遲鈍的人則令人望而生畏、敬而遠之。

4、得體的穿著打扮和言談舉止。一個人有了較高的內在品質並不等於就有了美好的個人形象,還要加上外在形體的加工,才能展示個人形象的風采。試想一下,一個不講究個人的外形不修邊幅的人,即便是他再有素質,著裝邋遢,舉止粗俗,也不會體現出個人內在的風采的。所以,在塑造個人形象時,我們隻有舉止穩重、穿著得體再加上言談文明,才會令人覺得愉快而肅然起敬。

氣場故事

小張,是清華機械廠的一個技術員,從小不善修飾,雖然從大學畢業後就被分配到了這裏,自己的技術也很好,但是一直沒有升遷的機會。原來他剛剛分配到這裏的時候,有一次,上級來檢查工作,見到他趿著鞋、敞著懷,邋裏邋遢,脖子上還掛了一條明晃晃的項鏈,於是領導們就認為他不過是個徒有虛名的青年人,不能重用。所以,在後來的幾次技術革新攻關中,都沒有用到他。而和他一起分配來的一個中專生小王,很注重對於自己個人形象的塑造。平時裏他總是衣服整潔,西裝革履的,一眼就被領導看中,結果很快被抽到了技術革新組。雖然小王所學知識遠遠不如小張,但領導毅然願意保送他到學校去深造。若幹年後,二人相遇,談起各自的經曆,真是感慨萬千。

美好的事物人人都喜歡,整潔、大方、美觀的服飾給人以信心,更令人感到愉快、舒適;而不修邊幅,隻能給人一個邋遢的印象,讓人覺得這樣的人工作起來也會是馬馬虎虎的,甚至對他們的能力都要產生懷疑了,那就更談不上具有氣場了。

氣場加油站!

一個人是否有魅力不僅取決於其嬌好的外在形象,而且取決於其個人修養。所以,我們既不主張重外表、輕內涵;也不主張重內涵、輕外表。應該是秀外慧中,表裏一致,這樣才能塑造出一個氣度非凡,魅力四射的個人形象,並由此贏取炫目的氣場。

細節057:精心裝飾贏取氣場

走在大街上,也許我們都有同樣的感受,對於一個衣著華麗、打扮得體、穿戴考究、有品味的人,他的回頭率一定很高。是啊!在當今社會,著裝早已不僅是遮羞禦寒的手段,而且也被視為傳遞著裝者思想、情感的“非語言信息”。俗話說:“人靠衣服,馬靠鞍”,再漂亮的人,如果沒有服裝的包裝,也不會顯出他的美來,所以,一個人的著裝十分重要,這就像一個產品一樣,需要一個美麗、吸引人的外包裝。講究著裝禮儀,是現代社會文明與進步的表現。生活中的我們,不論是為了迎合時代的要求,還是為了滿足人們對審美的需求,還是為了在眾人麵前彰顯人格的魅力,都有著足夠的理由和動力來學習和掌握著裝的秘訣。即使天生我們長得並不漂亮、英俊,即便是我們經濟並不富足、寬裕,即便我們僅是社會中平凡的一員,等等都沒有什麼關係,隻要是我們學會了著裝的技巧,同樣可以顯現出我們超凡脫俗的美麗而煥發出耀眼奪目的光環。這個時候,你的氣場就會無法阻擋的在你身邊會聚,這是你必定可以感受到氣場的魅力,自己也就是一個有著超凡氣場的人了。

精心裝飾,需要掌握一下幾個著裝的要領:

著裝第一要領:講究儀表的協調。所謂儀表的協調,是指一個人的儀表要與他的性別、年齡、體形、職業和所在的場合吻合,表現出一種美感的和諧。譬如,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穿著要求,年輕人為了體現出年輕人的朝氣和蓬勃向上的青春之美,應該穿得鮮豔、活潑、隨意一些。而中、老年人的著裝則要注意莊重、雅致、整潔,體現出成熟和穩重。對於不同體型,不同膚色的人,就應考慮到揚長避短,選擇合適的服飾。職業的差異對於儀表的協調也非常重要。比如,教師的儀表應莊重,學生的儀表應大方整潔,醫生的穿著也要力求顯得穩重而富有經驗。當然,儀表也要與環境相適應,在辦公室的儀表與在外出旅遊時的儀表當然不會相同

著裝第二要領:穿著要得體整潔。通常說來,一個打扮幹淨利落的人給人的感覺是積極向上、精明能幹的,往往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尤其是在商務場合,更應該遵循這一點。合適的整潔服飾可以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協調彼此之間的關係,同時能為自己贏得必要的尊重。所以,在我們與陌生人交往的場合中要想讓人盡快接受自己,必須先讓人接受我們的服飾。

著裝第三要領:精挑細選,突出個性。如果我們留心觀察,就不難發現這樣一個事實。一個成功人士,成功的不僅僅是其事業,而且還有其獨特的個人形象。這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追逐的名人品牌了,他們那些明星大腕通過精挑細選、合理地搭配裝飾,最終塑造了符合自身特點的、得體的、良好的個人形象。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獨立個體,誰都可以通過服飾的選擇為自己塑造出自己特有的形象。所以,我們著裝也該穿出自己的個性、品位,從而樹立屬於自己的個人形象。

著裝第四要領:著裝配色講究“三色原則”。所謂“三色原則”,是指一個人全身上下的衣著,在其具體色彩上應當保持在三種之內。如果忽視了“三色原則”,一個人的著裝就會給人以雜亂無章、華而不實的感覺。其實,配色原則任何一種顏色,都由三原色調配而來,不同顏色代表著的意義也是不同的。色調暖的顏色(紅、橙、黃等)給人以溫和、華貴的感覺;冷色調(紫、藍、綠等)往往使人感到涼爽、恬靜、安寧、友好;中和色(白、黑、灰等)給人平和、穩重、可靠的感覺。所以,色彩的搭配除了考慮到“三色原則”外,還應考慮到各種色調的協調與膚色,以至於選定合適的著裝、飾物來達到最好的效果。

氣場故事

在十多年前,那時漢姆剛剛從本科畢業,當時,他麵臨兩個選擇:一是踏入商界,二是留在學院。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漢姆的一些看法,也使他下定決心留在學院。

有一次,漢姆遇上一個好機會,有一個投資專家願意投資10萬鎊,給他來做項目,聽到這個大好的消息很是激動,未顧及衣著,匆匆地趕去洽談。誰知道就是因為他沒有注意自己的衣著,導致了這次洽談無果而終。當時,那個投資專家一看到漢姆就單刀直人地對他說:“小夥子,你的衣著表明你在商業上缺乏才能,你沒能給我在經濟方麵一個可靠的承諾。”當時的漢姆如遭當頭棒喝。他以為憑自己的智力和滿腹學問可以說服別人呢。實際上,那次會麵,他根本就沒有機會說出心中的藍圖。其根本原因在於衣著,別人隔老遠已經下定決心不和他合作了。

盡管已經很多年過去了,貝克還能回想當時的寒酸表現。但是,從此以後,漢姆就開始講究衣著了,他知道衣著的重要性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看到漢姆是因為自己的衣著,導致投資人對他失去了信心,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衣著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氣場。所以想要擁有卓爾不群的氣場,必須學會精心裝飾自己。

氣場加油站!

其實,生活中的我們大都沒有完美的身段,也沒有完美無瑕的臉龐,但隻要我們能夠掌握一些著裝的技巧,原意花費心思巧妙的著裝就可以達到掩飾、彌補和改善人體某些先天不足之處,就能很好地展示自己魅力和風采,贏取屬於自己的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