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社會中,知識能夠改善了人的素質,使人們變得更加聰明智慧、堅強、有力。在人們其他素質水平基本一致的情況下,文化素質較高的人顯然具有更為明顯的優勢。有人說,知識決定命運,也絕不是聳人聽聞。因為知識本身就具有前所未有的巨大功能,此外就是知識可以武裝人們的頭腦、改善人們的心態,重塑人們的性格,從而通過學習造就成功的人生,擁有令人羨慕的氣場。
生活中,我們往往驚歎於日本人在貧瘠的海島上,忍受著戰敗國的傷痛和羞辱,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以經濟大國的地位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如果探求一下他們成功的根本原因則與他們的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有著密切的關係。譬如日本就極力推崇我國的《孫子兵法》中精辟的謀略思想,被他們的企業家、經營者奉為重要的教科書;還有諸如《三國演義》、“四書五經”等已成為日本管理人員的“必讀之書”。高而基說過:“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戰勝的”。尤其是在高新技術迅掹發展的今天,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種強身工具;對於一支軍隊來說,是一種取勝武器;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一種戰略法寶;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是一種生存技巧。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知識強於千軍萬馬,但是我們怎樣才能擁有知識呢?歌德說:“人不隻是靠他生來擁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是的,我們要想擁有知識,就要不斷的學習。正如,周公這樣至高無上的聖人,每天仍堅持讀書百篇孔子這樣的天才,讀書讀到‘韋編三絕’;墨翟這樣的大賢,出行時裝載著成車的書;董仲舒名揚當世,仍閉門讀書,三年不往園子裏望一眼;倪寬帶經耕耘,一邊種田,一邊讀書等等,諸如上述的那些智聖先賢們還孜孜以求,況我們乎?不學習而想求知,正如想求魚而無網,心雖想而做不到。
知識使我們懂得道理,使我們知道美好,使我們學會思考,使我們更加聰明。沒有知識的人就會荒廢,就會失去思考和美麗,失去聰明和品質。所以,讓我們崇尚知識、學習知識吧!至於知識的學習,我們從“開卷有益”的古訓,到“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勸勉,從“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的激情召喚,到“書是人類發出的最美妙聲音”的深情吟唱,無不教誨著我們學習隻是要從讀書開始。如果我們熱愛知識,我們探求知識,我們就開始讀書吧!通過讀書相信我們定會擁有知識的,一定會擁抱令人驚慕的氣場。
氣場故事
1966年,薑錦程在山東省高密縣柴溝鎮大王柱村一個貧困農民家庭中誕生了。在他讀高一時,父親因故去世,家庭負擔日益沉重,到了高中三年級,他不得不輟學回家務農。3年後,他隨一支建築隊到青島打工。
一進建築隊,薑錦程就開始自學,一年後他順利的拿到了“建築工程預算員資格證書”。他從搬磚的小工變成了預算員。他第一次運用知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他沒有就此滿足。他要繼續靠知識改變命運。他報考了青島市職工大學,並順利的被這所大學錄取。他一邊工作,一邊用業餘時間上大學。
可是就在他考上大學不久,他所在的建築隊工程完工要移師到威海,他如果跟著建築隊走,就得中斷學業。他如果留在青島學習,就沒有了工作,沒有了經濟來源。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決定留下來繼續念大學。因為他深深的明白,他的命運必須依靠知識才能徹底改變。
隨後,他就開始大街小巷的找工作,最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一個修鞋的人給了他啟發。他覺得,這個活挺好,機動靈活,時間可以自己掌握,能保證學業,又解決了溫飽問題。思索之後,他就立刻拿出了他幾乎所有的積蓄購買了修鞋工具,開始走街串巷的修鞋生涯。
為了學習、上課,他長期以來養成了一個生活習慣:每天淩晨3點鍾就起床,看書到6點鍾,大腦疲勞時再上床躺一小時,7點鍾起來做飯,一邊做飯一邊看書o8點準時出攤。下午4點收攤,匆匆吃點剩飯就去上學。放學回來實在餓了就啃幾口蘿卜充饑,然後把教師講的課溫習一遍,10點上床睡覺。
刻苦的努力和對知識的渴望沒有辜負他,到1999年他已經拿到了三個專業的文憑。1995年,他拿到了“工業與民用建築”大專文憑;1998年,他拿到了法律專業大專文憑:1999年,他又拿到了英語大專文憑。
從1989年到青島打工,到1999年拿到了三個大專文憑,他有10個除夕夜都是一個人在青島陰冷的小屋裏苦讀。
1999年10月,他走進了律師資格考場,但這次名落孫山。
2000年10月,他又走進了律師資格考試的考場,這一次,他成功了。不久,他就被青島某律師事務所錄用。
薑錦程之所以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他自覺地學習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學習,雖然吃盡了苦,但他真正體驗到了知識改變命運的甜頭。也給後來人樹立了一個學習的榜樣,有一股吸引著後來人像他學習的氣場。
《做自己想做的人行動成功學》李踐著南方日報出版社,2006年03月第1版
《放飛青春的夢想:大學生活指南》王樹林等編著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12
《一把手能力階梯》曹曄暉編著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01月第1版
《幸福法則美德與力量的積極心理學》王薇華著中國物資出版社,200909
《改變觀念改變命運》雪君編著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03月第1版
《小學生養成好習慣的100個故事》李春慧主編九州出版社,20091
氣場加油站!
懸梁刺股、鑿壁偷光、燃薪夜讀、粘壁讀書、編蒲抄書、負薪苦讀、隔籬聽講、織簾誦書、映雪讀書,囊螢苦讀、韋編三絕、手不釋卷、發奮圖強、聞雞起舞……這些流芳百世的勤學苦讀的典範和榜樣,仍將激勵後學,光照千古,吸引著後來人像他們學習的氣場也正如日中天,在我們的生活中蔓延。當然,求知的傳統要繼承,苦讀的精神要發揚,同時學習的觀念也要發展。因為知識經濟已經來臨,“今天我們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麼明天我們將生活在過去”,讓先哲苦讀的氣場激勵著我們運用知識勇敢的把握現在創造未來吧!
細節037:用情緒感染氣場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難免會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在這個過程中,情緒對我們的學習、工作也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人際溝通過程中,情緒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可以讓我們傑出非凡,也可以讓我們一敗塗地,要麼可以為我們和他人之間建立和睦的人際關係起著催化劑作用,要麼就成為我們與他人交流時的阻礙。由此可見,情緒一方麵是決定命運的內在力量;一方麵也是主宰命運的力量。當然,情緒也會對氣場產生影響,一方麵可能會促進氣場的形成,一方麵可能會幹擾氣場的形成。我們可以說,一個個體隻有把握好了自己的情緒,才有可能在複雜的社會現實中把握住自己的命運,才有可能擁有自己夢寐以求的氣場。
生活中,情緒可以讓我們為之付出、為之冒險、為之爭取。正如時裝界大師範思哲所言:“我不是為軀幹而設計,而是為靈魂而設計。”說到底,積極情緒是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的體現,悲觀的人麵對機遇時也會擔心將來遇到困難,而樂觀的人會在困境中看到機遇和希望。因此,我們要很好地控製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對不良情緒提高警惕。隻有努力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緒,才能更好地健康成長,最終把握自己的命運並走向成功,開啟氣場的大門,領略氣場的奧妙。
既然,優良的情緒對我們的命運有決定力量,那麼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究竟該怎樣調整我們的情緒來適應複雜多變的事情呢?一般地,我們要養成樂觀積極的健康情緒,通常是從以下幾個方麵出發,詳見表4-2。
4-2優良的情緒的培養秘訣一覽表
秘訣內容保持樂觀情緒經常開懷大笑,樂觀的情緒不僅顯示青春活力,還將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免受疾病的侵襲坦然麵對現實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人們會麵臨種種壓力,與其被壓力擊倒不如勇敢地麵對現實,換種眼光看壓力,把壓力當作是一種挑戰將更有利於你的身心健康拋棄怨恨懷有怨恨心理的人情緒波動較大,不是整天抱怨,就是頻頻後悔
不是對人懷有敵意,就是自暴自棄,這樣很容易發生心理障礙
平時應學會拋棄怨恨,要原諒別人,更要原諒自己
熱愛生活,熱愛生活的人一定充滿活力和信心,沒有什麼能輕易打擊他富有幽默感有人稱幽默是“特效緊張消除法”,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標誌
具有幽默感才能對許多不如意一笑而過善於宣泄感情不善於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憂傷或其他情緒的人容易患病,而壓抑憤怒對機體同樣有害,更不能用酗酒、縱欲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逃避現實
傷心的人痛哭一場,或與知心朋友談談心,或參加劇烈體育運動後,常會感到心情舒暢,這就是宣泄的意義擁有愛心擁有愛心不僅會使世界變得更美好,而且有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
樂於助人還可使你廣交朋友,這是人生的一大樂事,還會使人更長壽喜歡工作一個人要是喜歡工作,領略到做好一件工作那種自然的愉快,而對自己對社會有所貢獻引以為樂,那麼他工作的時候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
同時工作較多的人,常因事忙而沒有時間“多想”。而“多想”就是多愁,工作則是良藥珍惜時光最可貴的是眼前時光,未來美景的最佳保證,莫過於善用眼前光陰,好好過眼前日子,以有效的方式工作、思索和幫助人,隻要你不斷善用眼前的光陰,將來必然會更美好廣交朋友說來會使人驚奇,有許多因情緒不良而致病的人,幾乎對人人都討厭
生活之道的最佳境界之一,就是要積極參與人類的共同努力,以貢獻一己之力
有意識地參與這種努力,自感為社會的一分子,這是成長及保健的條件當機立斷每天所須應付的問題如此之多,你無法都處理得當,因此寧可偶爾出錯,不要為一些小問題左思右想
猶豫不決一定會引起情緒不佳的疾病;最好的辦法是當機立斷,一經決定之後,不要再去多想
氣場故事
有一天,拿破侖?希爾在一個教堂裏演講,演講結束之後,有位婦女找到他,很坦白地說:“我身上癢得要命。我該怎麼做才會止住癢呢?”拿破侖?希爾既驚訝又真誠說:“這位女士,說真的,我的講話曾經引起過各種各樣的反應,但能讓人身上發癢還是迄今為止第一次。”這位婦女繼續說到:“差不多三年來我身上常常發癢,特別是我一上教堂這種情況就特別的明顯,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您看看我的手臂,現在就癢得不得了。”說著,她把手臂伸了出來。其實,她的手臂並看不出有什麼症狀,或許有點發紅。為什麼在教堂裏會覺得身上癢的出奇呢?拿破侖?希爾感到驚訝和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