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極是不好作答,張小石沉吟良久,才道:“適才觀你所使槍法,招式,路數,與羅家槍法同出一轍。”本不知該從何旁證,薑鬆(羅鬆)為羅藝之子,分明是《說唐》橋段,總不能說書裏看來的。忽地思起,羅成與薑鬆在瓦崗寨使一路槍法,殺的難分難解,故而說羅家槍與薑家槍同出一轍。
薑鬆道:“此為祖傳槍法,名:五虎斷魂槍!薑家鎮,原為上古苗蠻蚩尤槍法源頭,幼騏薑維更精其神,傳至祖父,不知從何處得來一杆神槍,名曰:五鉤神飛亮銀槍!父親從軍之時,祖父將神槍相贈,又覺五鉤神飛亮銀槍不夠霸氣,遂更:五虎斷魂槍!所用之法稱為五虎斷魂槍,倘若,此槍如在北平王之手,那他必是我父無疑。”
張小石歎了一口氣,正色道:“薑英雄,老夫人,錯不了,錯不了,我敢打保票,也敢刷信用卡。”
薑鬆拱手道:“多謝大人!”對薑桂芝道:“娘!我們前往北平府,說不定一家人可以從此團聚,安享天倫。”聲中有喜。
薑桂枝深深行了一禮,說道:“大人宅心仁厚,定會福蔭庇佑,多福多壽。”感激之意大有。
張小石指著馬,說道:“薑英雄,此去北平千裏迢迢,老夫人身子多有不適。蒙英雄拔槍相救,小石感恩戴德,誇上讚下,無所厚報。隻有馬兒一匹,且送予老夫人,路遠途顛,可作個腳力使喚。”此語非是承讓,乃是實心實意,主是見薑桂枝憐情,蒙生外孝之心。
薑鬆自是歡心,早想為母親買匹好馬,可憐囊中羞澀,有孝心,無孝錢。每日攙扶母親,背起長槍,一路茫然,萬裏尋親,飽受風霜。薑桂芝澀道:“雖是好意,但,萬萬不敢受納。大人將我夫之事說於,已是大恩不盡,何再改生貪念,使不得,萬萬使不得!”實有心恐,何曾有人如此施好。
薑鬆雖喜,憑白索拿,實也過意不去,擺手道:“當不得,當不得!”
張小石一拍馬頭,叫道:“當得,當得,薑英雄當得!”馬兒“阿嗚,阿嗚”叫個不停,張小石奮力扯住,說道:“今夜若非薑英雄,小石早已吹燈拔蠟,腳肢頭填火,海納百川作了土包饅頭餡。何說一匹馬,縱是百千匹馬,老夫人也受得。況乎我與羅英雄一見如故,二逢恨晚,三言能合,八字匹配。老夫人如同小石之母,權當孝敬自家高堂,自家人何言外人之話,豈不讓旁人笑掉後槽牙。”馬韁交於薑鬆之手,意為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薑鬆歡喜萬分,千恩萬謝,扶薑桂芝上馬,往北平方向。
張小石原地怔怔呆呆半晌,冷的醒來,匆忙追去,邊跑邊叫:“薑英雄,老夫人,留步,留步!小石忘了一件事,且停下,聽我說完。”
薑鬆勒馬停下,牽馬回返。
張小石趕上,氣喘籲籲道:“差點忘了大事,大大事,非常相當絕對重要,此去北平凶險非常。把老夫人,不,不,把咱娘照顧好。若北平之行不遂心,可在幾年後前往瓦崗山,找一個叫羅成的,切記,切記!”言畢,匆匆而返。
薑鬆一臉頹然,口中默念:“北平府!瓦崗寨!”著實不解所言何指。難道,北平之行見不得父親,還須千裏奔波折回瓦崗。也不去揣測,繼續奔北平方向上路。
張小石一聲敞亮:“走起,上路了!”尋思:“古人去哪都是開馬,開騾。若有大巴,動車,飛機,一路上也不會生這麼多事了。難說,賽翁失馬,焉知非福,小石失馬,焉知非禍。”朗聲道:“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依,生逢驢踩踩,重生逢馬踩踩,踩踩,踩踩踩!”
令狐達笑道:“大人無馬可乘,也隻好踩。”
張小石苦道:“哎,可不是,隻剩踩了,你踩,我踩,大家踩,兄弟們上路踩嘍!”
一個兵士道:“大人,我們還要聽西門慶的故事。”
張小石朝兵士肩頭一拍,笑道:“哎喲……哎喲……!小子,好.色得緊呢,跟老子有一拚。想聽,好說,好說,今兒老子高興,把那禁書一股腦的全講給大夥兒聽。什麼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就是紂王妲己,秦皇漢武,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那點床頭破事,也給你們通通講個遍。可有一樣,大家抓緊趕路,要做到:兵不停,將不息,多聽娘們好趕路,多提婊.子好吃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