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不停轉的齒輪——雪鐵龍(1 / 2)

經典車型數據:

型號:雪鐵龍C6

排氣量:3.0升

整體車重:1820千克

加速時間(0~100千米/小時):9.4秒

最高車速:230千米/小時

1962年8月22日上午7點,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總統夏爾·戴高樂將軍和夫人伊馮娜·戴高樂走出了巴黎第八區的愛麗舍宮,坐進了一輛雪鐵龍DS19型防彈汽車的後座。按照行程的安排,總統和夫人將前往郊外龐布萊鎮的軍用機場。8點20分,總統的車隊剛剛進入巴黎郊外的解放大街,兩輛汽車突然從斜刺裏衝出來,至少4支衝鋒槍開始對戴高樂乘坐的汽車進行瘋狂掃射。這些人是法國激進的民族主義分子,他們對戴高樂同意阿爾及利亞獨立不滿,就精心策劃了這次誌在必得的刺殺。然而刺客們算錯了一件事情,戴高樂乘坐的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法國汽車雪鐵龍DS19,這輛救命的汽車不但以堅固的車體擋住了大部分子彈,還在兩個車輪被打爆後堅持開到了機場。後來,這輛雪鐵龍被送進了博物館。它向人們傳遞著這樣一個事實:有時候,一輛汽車可以改寫我們的曆史。

從齒輪到車輪

車標故事

盡管雪鐵龍是地道的法國汽車,但它的車標卻沒有多少法國人的浪漫氣質,隻是簡單地在紅色的正方形中放置了兩個倒置的字母V。按照雪鐵龍本人的解釋,這樣的車標是為了告訴人們雪鐵龍汽車的起源。在1913年,雪鐵龍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他建立了齒輪工廠生產自己發明的工業齒輪。為了紀念最初的創業,雪鐵龍就將齒輪的形狀作為了車標,這才有了今天的雙V字車標。

提到雪鐵龍汽車,就必須提到一位讓曾經讓路易·雷諾(雷諾汽車創始人)先生寢食難安的荷蘭人——安德森·雪鐵龍。1913年,這位荷蘭籍猶太裔的商人來到巴黎創建了雪鐵龍齒輪公司,專為大型機械公司生產巨型齒輪。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安德森發現法軍在重炮炮彈方麵供不應求,就在塞納河的南岸買了一塊30英畝的土地,建造了一家生產炮彈的兵工廠。據說在凡爾登和索姆河戰役期間,雪鐵龍的工廠接到了雪片般的訂單,工人們每天要生產4萬到6萬發炮彈才能滿足前線的需要,安德森著實發了筆戰爭財。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結束。商業嗅覺敏感的安德森知道在和平時期賣炮彈還不如在香榭麗舍大道上賣坦克,他開始考慮工廠轉型的問題。最終,安德森決定進軍汽車製造業,像他尊敬的美國企業家亨利·福特那樣用大規模的生產來改變人們的生活。1919年,安德森參照福特T型車的成功經驗,造出了雪鐵龍型汽車。這款外形簡潔明快的汽車是歐洲市場第一批量產的經濟型汽車,同時也是法國第一種將駕駛員安置在左邊的汽車。它的售價隻有競爭對手的一半,但卻標配有1.3升發動機、最大時速也達到了65千米。1921年,安德森又趁熱打鐵地推出了雪鐵龍B2車型,這款小車深受巴黎數萬名外科大夫的喜愛,人們也將雪鐵龍B2戲稱為了“外科大夫專車”。

救命的雪鐵龍

1925年孫中山先生去世後,廣州的國民黨內部派係林立、矛盾重重,左派的代表人物廖仲愷和掌握黃埔學生軍的蔣介石成了國民黨右派和粵軍許崇智部的眼中釘、肉中刺。蔣介石深知自己樹敵過多,就以重金購入了兩輛雪鐵龍B型汽車,作為自己出行時安全的保障。一次,蔣介石乘自己的雪鐵龍汽車從廣州城外的北校場去城內的黃埔軍校辦事處。由於出發時蔣介石的坐車發生了故障,不願久等的蔣介石就乘坐了衛士們的那輛雪鐵龍,讓衛士們乘坐自己的汽車進城。結果,當衛士們乘坐掛有青天白日旗的蔣介石專用車經過市內的東坡樓時,遭到了粵軍梁鴻楷部的猛烈射擊,衛士們死傷慘重。就這樣,一輛拋錨的雪鐵龍反而救了蔣介石一命。

營銷為王

到1923年,雪鐵龍汽車的日產量已經達到了100輛,這個數字在今天還不到通用或者大眾一個小時的產量,但在當時的歐洲已經是近乎神話的數字了。這樣的成績不僅得益於雪鐵龍汽車可靠的質量,還因為安德森本人在汽車營銷上無與倫比的才能。1922年,雪鐵龍公司派出了由5輛B2型汽車組成的車隊橫穿了撒哈拉沙漠,整個行程超過了5000千米。這次艱苦的遠征讓雪鐵龍汽車名揚歐洲,但這隻是雪鐵龍一係列宣傳大戲的開始。為了讓法國人一提到汽車就想起雪鐵龍,安德森製作了15萬塊印有本公司標誌的路牌,然後掛滿了法國的大街小巷(現在要是去巴黎或者馬賽的老城區旅遊參觀,也許還能看到這種有雪鐵龍標記的指路牌)。此外,雪鐵龍還讓工人用30萬隻燈泡在埃菲爾鐵塔上拚出了“Citroen”字樣。一到夜晚,閃亮的埃菲爾鐵塔就變成了雪鐵龍專用的廣告牌。這還不算,安德森最釜底抽薪的招數是“銷售從娃娃抓起”。他製造出各種縮小比例的玩具汽車,然後低價賣給那些有孩子的法國家庭,以這種方式讓法國的孩子從小就和雪鐵龍建立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