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車型數據:
型號:奧迪R8
排氣量:4.2升
整體車重:1610千克
加速時間(0~100千米/小時):4.6秒
最高車速:300千米/小時
車標故事
奧迪汽車以4個圓環作為標誌,是因為在1932年奧迪公司與霍希、漫遊者以及D K W三家公司合並,成立了“聯合汽車公司”。其中每一個圓環代表一個公司。4個圓環同樣大小、並列相扣,代表著四家公司地位平等,團結緊密,整個聯盟牢不可破。從1932年開始,無論奧迪公司的組織結構如何變動,四環車標都沒有發生過變動。
2009年7月16日,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小鎮英戈爾施塔特人聲鼎沸,上到政府女總理默克爾、巴伐利亞州州長霍爾斯特、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主席馬提亞斯·魏斯曼,下到NBA球星德克·諾維斯基、德甲豪門拜仁慕尼黑的二當家魯梅尼格、八奪勒芒24小時汽車耐力賽冠軍的傳奇車手湯姆·克裏斯滕森全都喜氣洋洋地到場助興。能讓這麼多政經巨頭、體壇名人歡聚一堂的自然不是小事,他們都是來參加一位“德國巨人”的生日慶典,這位“巨人”就是鼎鼎大名的銀環奧迪,一個和奔馳、寶馬三足鼎立於德國車壇的不朽傳奇。
不破不立
和保時捷汽車一樣,奧迪的創立也離不開一個天才的鐵匠之子,他的名字叫做奧古斯特·霍希。在19世紀末的德國,汽車工業是標準的朝陽產業,汽車設計師的風光更是不亞於今天微軟的技術主管。無數的青年才俊們滿懷雄心地投入到發動機的創造之中,希望自己能成為新紀元的開拓者,其中就包括奧古斯特·霍希這個出生於薩克森州的鄉下小子。這位車壇大佬出生於薩克森州的鐵匠之家,中學畢業後考入了當地的技術學院,28歲時進入鼎鼎大名的奔馳公司,當上了製造部門的總經理。順風順水的職場經曆沒讓霍希滿足,他在1899年離開了奔馳公司,孤身一人來到科隆,在這座萊茵河畔的城市創建了自己的汽車公司——奧古斯特·霍希公司。按照霍希本人的話說,它的公司在任何情況下都隻生產大型豪華汽車,這一年也成為奧迪汽車的誕生之年。
1902年,霍希將公司遷移到了家鄉薩克森州。也許真是“人挪活,樹挪死”,搬家之後霍希公司連續推出了裝備3.5馬力發動機的三輪汽車和裝備了4缸10馬力發動機的4輪汽車。就在公司業績穩中有升的時候,霍希和他的投資商們卻翻臉了。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霍希這位工程師出身的經理人桀驁不馴,對技術本身有著狂熱的個人追求,非常反感投資商們幹涉具體工作,雙方自然也就齟齬不斷。最終,霍希負氣出走,離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司。一個月之後,霍希在老公司的對麵開了一家新公司,準備和昔日的夥伴打擂台。可沒等他的公司正式開業,就被一紙訴狀告上法院,法院最終判決霍希不得再使用自己的名字作為新公司的名稱。一想到自己丟了公司,連名字都成了別人的戰利品,霍希心中的懊惱可想而知,不過也正是這段曲折的經曆讓奧迪正式出世。據說一天晚上,霍希來到老朋友家中商量新公司的名字,朋友的兒子脫口而出:為什麼不叫奧迪?原來霍希在德語中是聽的意思,而拉丁語中的奧迪也是聽的意思,兩者意義相同,還避開了侵權的麻煩。從此,霍希將自己的新公司定名為奧迪汽車製造公司。
環環相扣
1910年7月,第一輛奧迪品牌的A型汽車下線了,它是一輛敞篷的4缸汽車。在此後的幾年中,奧迪C型和D型汽車也先後下線。奧迪C型采用鑄鋁發動機和四輪製動技術,無論是性能還是質量,在當時的德國都處於領先地位。在1912年到1914年的阿爾卑斯山汽車拉力賽中,奧迪C型車連續3次奪得冠軍。奧迪D型車因為豪華舒適的駕乘感受成為了政府部門的首選用車,連瑞典王室都采購了數輛。1921年,奧迪又推出了左置駕駛的K型汽車。這種變化能讓靠右行駛的駕駛員視野更好,操作也更為方便。在此之前,德國汽車都按照馬車時代的慣例,將方向盤和駕駛係統安置在汽車的右側。就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霍希又犯了老毛病,因為新發動機的試驗與合夥人不歡而散,他本人也從此退出了汽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