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江湖情暖(1 / 2)

李暉兄妹保護著姑藏夫人和商隊,穿過隴西一路朝天子腳下的長安進發,有了任傑和玉瑩的陪伴,旅程的無趣和田野的荒蕪都沒影響到他們的談笑風生。

在臨近龍中的涼州(武威)時,李暉安頓好眾人,便和任傑悄然潛入城內打探情況。

從茶餘飯後的閑聊中,李暉知道了新城公主並未嫁給薛延陀的乙失夷男可汗,但其勢力依然盤踞在‘甘、涼’二州。所以,決定索性送姑臧夫人去長安與兒子契苾何力團聚。

過了隴南,景色就大為不同,不但顯得人密車多,就連道路兩旁的莊稼都爭相顯示著這裏的祥和安逸。和西域相比,就像進入另外一個世界。

到了長安,李暉便交代思璿和任傑前去送姑臧夫人,自己卻陪玉瑩張羅玉器古玩生意。

不愧是千年古城,潛藏著厚重的文化底蘊,也早就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和清雅識貨之人。不到幾天功夫,玉瑩從西域收購而來的玉器古玩便被搶購一空,經管家粗略一算,竟欣喜道:“比往日三年掙的還要多。”

見玉瑩把個雕有小猴的羊脂玉佩捏在手裏囈笑,那樣子像是在甜美的回憶著什麼。李暉‘嘿嘿’笑道:“啥寶貝麼,竟舍不得放手。”

玉瑩衝他嫵媚一笑,伸手遞給他,麵染桃花道:“這是你的,你再送給我。”

李暉疑惑的把玩著玉佩,嘴裏自語道:“成色不錯,像是大戶人家的物件,忘了是在哪收的。”

玉瑩嬌怨道:“忘了那日在小河邊,一突厥男孩含在嘴裏玩,你用一塊糖就換回,在水裏洗淨一看,東西還不錯,又找到小孩母親,給了人家兩塊錢,那女人還直衝你點頭?”

李暉恍然道:“想起來了,那女子後來還帶來幾個女人拿著玉器換東西。”

玉瑩含羞抿嘴一笑,聲若鶯吟道:“這是你給的第一件東西,就隨手杵給我。”說著,似有委屈的將頭扭向一旁。

李暉像是豁然明白了什麼,即刻強著姿態的將玉捧在手裏,衝玉瑩柔聲道:“喜歡麼?送給你。”說著,雙手奉上。

玉瑩粉臉通紅,似有扭捏之態,但還是即刻接在手裏,如獲至寶。李暉‘嘿嘿’一笑,嘟囔道“想不到你還喜歡男人帶的物件。”

不料,話才出口,就見玉瑩蛾眉倒豎,杏目圓瞪,嘴裏嚷道:“要不是刻有你的屬相,我才不稀罕!”抬手就要將玉佩投來。李暉伸舌做個怪相,便一溜煙朝對麵的金店跑去。

不一會,李暉晃著悠閑的身子,像是若無其事似的衝玉瑩慢慢湊近,玉瑩佯裝不快的將頭扭向一旁,不願搭理。

李暉突然閃身逼近,變戲法般的拿出個金光燦燦,而又穗花嬌顫的鳳釵晃了晃,甜聲道:“送給你。”

玉瑩抿嘴甜美一笑,略顯嬌羞道:“給我插上。”說著便柔美的扭過了頭。

李暉打算在江湖中再走一回以正名號,照父親的意思,不希望玉瑩參與其中,但她卻鬧著非要跟去,沒辦法,隻好答應。這倒不是李暉妥協寵讓,而是他已習慣和玉瑩在一起的日子。

於是,索性把玉瑩家商隊和賈四海的商隊合並,專門負責組織采購江南內地貨物送往敦煌總站,往返關內既安全又省事錢又不少賺個,樂的管家直點頭。

雖然李暉一再安頓,出門遇事不許玉瑩插手,但每次她都不顧一切的拚命衝在前,倒弄得李暉不用過多出手,隻要保護好玉瑩,便能取得勝利。

由於兩人愛憎分明嫉惡如仇,又雙雙配合默契形影不離,江湖人很快便送二位‘西北雙雕’的美號。

思璿和任傑將姑藏夫人送至將軍府內,可是樂壞了契苾何力,不但不讓二人就此離去,還嚷著一定要見那個把自己從迷惑中拽出帳篷的小夥子。

通過一段生死與共的真情相處,姑藏夫人也越來越離不開思璿,疼愛的就像親孫女一樣。

盛情難卻,情意難違,思璿和任傑暫時留下,一麵陪夫人玩耍,一麵帶信給鹹陽城裏媚兒嬸子的父親謝老前輩,她知道哥哥李暉要去那裏。

姑藏夫人的平安歸來,將軍府頓時像過節一樣熱鬧,有人真誠來慶賀,也有人趁機送禮巴結,酒席宴後,機敏能幹的府裏管家又在後花園安排了兩場戲。

戲劇是由京城名班根據姑藏夫人攜族歸唐的故事改編,其實,管家清楚突厥人不懂中原戲,也可能看不懂,就特意安排人給她講解,目的就是討老夫人歡心。

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英雄難過美人關。但膽大自信的思璿卻認為:要想試郎君,身邊多個嬌美人。自從思璿擺脫了假妻身份,心儀已久的任傑,就像個乖順聽話的小狗似的不離左右。

思璿的刁蠻任性,偶爾的語言刻薄,甚至有意無意的廝鬧捉弄,對任傑來說都是一種美妙的享受,隻要思璿開心,他便也樂在其中。真是: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人的骨頭,在愛麵前就是這麼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