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執迷不悟(1 / 2)

經過十幾年的中原混戰和南征北伐,李唐已是人才濟濟,戰將如雲。

本打算等蕩平薛延陀部,徹底穩定了北方,再騰出手來慢慢梳理西域,沒想到鞠文泰卻像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跳蚤似的張狂了起來。

於是,在貞觀十三年(639),李世民既是一氣之下,也是深思熟慮,便即刻宣召,任命吏部尚書侯君集為交河行軍大總管,負責統帥西北大軍,約十五萬人進軍高昌。

侯君集統中軍,前軍有交河行軍副總管薑行本和阿史那杜爾率領,左軍由總管牛進達率領,右軍由總管薩孤吳仁率領。

後軍由交河行軍副總管薛萬軍、總管曹欽率領,另有交河行軍副總管契苾何力率領突厥騎兵協同中軍進軍。

在這樣一個空前鼎盛的陣容裏,士兵出身的侯君集足智多謀、工匠出身的薑行本善於攻城、突厥出身的阿史那杜爾熟悉地理,其餘將領無不是身經百戰。因此,史學家都為之感歎:“秦漢出師,未有如斯之盛也。”

大漠瀚海中,孤煙落日下,大唐十五萬步騎兵,猶如一條鋼鐵巨龍,卷起遮天蔽日的滾滾沙塵,浩浩蕩蕩的穿越河西走廊,衝入那恒古不變的蒼茫西域,拉開了唐帝國進軍高昌的序幕。

有些動物在遇到危險時,縮進殼內就認為是安全,比如貝類烏龜;有的動物則圈進尖刺裏就算萬事大吉,比如刺蝟豪豬,而野兔在緊急情況下,卻愚蠢的隻將頭部紮進雪中。

千裏戈壁,茫茫沙海,無形中成了阻隔李唐與高昌的天然屏障,西突厥的承諾像一堵堅實的高牆,便讓鞠文泰有了刺蝟般的自大和兔子般的愚蠢。

然而,近日流傳在城裏的一首童謠,卻讓他有些坐立不安。歌謠唱道:“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滅。”

歌謠像是刺痛了鞠文泰的哪根軟肋,他立刻氣急敗壞的下令抓捕原唱者。折騰半日,人倒是抓了不少,但沒一個是原唱,都說聽幾個叫花子唱的。

集中了全城的老少叫花,人家一致都說是自己不會唱,隻聽外來的幾個同伴在唱,唱完就出了城,也不知人家的來曆。

其實,這一切都是敬軒搞的鬼。

自打送走了智盛,丟失女兒的陰霾還未在心中淡化,高昌將起戰火的石頭,又重重壓在了肩頭。

敬軒心裏清楚,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是任何人也無法阻擋的,高昌隸屬李唐是必然的事情,而主動臣服和被動挨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曆朝曆代的中原大國,都不是以消滅哪個國家或是部族來控製西域,而多以安撫聯合的方式保證商道的暢通和地方的安寧,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親生骨肉,與外邦和親,以期和諧共榮。

高昌的祖輩深知和平對於邊陲小國的重要,所以,主動和好勢力龐大的中原漢人政權,睦鄰四方,結果,不但保證了一方平安富有,並且還得到了一位美麗賢淑的中原公主為後。

也許是鞠文泰從父親的龍榻上就輕易得到了美豔四射的華容公主,竟然完全忽略了公主所以遠嫁西域的初衷,而隻是將她作為了釋放情欲的工具和解悶玩物。

鞠文泰的執迷不悟和多次的勸說無果,讓敬軒的肩膀壓上隱隱的重負。

高昌有他童年的夢,有父親帶過的老兵,有疼他愛他的幹娘華容公主,還有那些打小就認識的父老鄉親。

俗話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顆隕石從天而降,它不會因為你是福人還是窮人,是帝王還是乞丐,同樣會被強大的衝擊波給震蕩得灰飛煙滅,除非你積下了很厚的陰德,才能幸免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