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路遇高僧(2 / 2)

鞠文泰欣喜若狂,趕進派出師團前往伊吾道,迎接聖僧繞道高昌。對方求法心切,己任又專為弘法,所以,兩下一拍即合,先去高昌。

時值正月,寒風微微,月透天藍,已是夜半時分。隻見國王鞠文泰和妻子兒女一直未眠,一邊瑟瑟誦經,一邊等著高僧的光臨。此情此景,又怎能不讓高僧感慨萬千。

見到玄奘的那一刻,鞠文泰喜不自勝,眼前的高僧,雖說尚顯年輕且一臉的疲憊,但眉宇間透露出的那股靈性和佛智,行進時顯出的那份淡定從容,就令見多識廣的國王也為之心動。

之後,鞠文泰表現出了一個佛教徒非同一般的狂熱和虔誠,他天天帶著嬪妃大臣聽玄奘講經說法,奉為上賓,拜為國師。因被高僧廣博的學識,高雅的氣度和精深的佛學所折服,竟然起了想讓玄奘輔佐國事的念頭。

有夢想不一定能到達遠方,但到達遠方的人一定是有夢想。盡管鞠文泰千方百計的挽留玄奘,甚至許諾高官厚祿,都沒能說動玄奘。

逼的鞠文泰實在沒轍,竟然使出了賴招,給玄奘出了兩道選擇題:一,留在高昌;二,送你回國。留在高昌,等於放棄了西去求學的初衷;送回國,對他這位偷偷離國出境的人來說,將意味著牢獄之災。

被逼到這份上,玄奘毅然說:“你可以留住我的屍骨,但卻留不住我的心。”說完,便絕食以對。

望著連續三天不吃不喝,已經奄奄一息的玄奘法師,鞠文泰終於被他西去取經的決心和無所畏懼所深深的折服,同意放玄奘西去,但卻有個前提條件:留玄奘在高昌講一月的經,自天竺取經回來後,在高昌留滯三年講經說法。

雙方終於達成共識,在國母張太妃主持下,兩人結拜成了兄弟。

人們都說玄奘和李世民是結拜兄弟,其實不然。當年玄奘西去,李世民還竭力反對,無奈之下是他偷偷跑出了長安。玄奘的禦弟身份,其實是由高昌得來。

敬軒此時,正趕上帶商隊從高昌經過,聽說有長安來的高僧在此講經說法,頓時來了興趣,安頓好眾人便直奔王府而來。

王府西側的空地上,霍然多了一座可容納三百多人的大帳。帳內太妃、王妃、太子、大臣都赫然在座。隻見一位白淨臉的年輕和尚,氣定神閑,步履沉穩而又緩慢走向鮮花供果簇擁的講座,鞠文泰手持香爐,躬身迎接。

臨近座前,隻見鞠文泰跪伏於地,讓法師踩著自己的脊背上座。此情此景,無不令敬軒感到震驚和敬畏。

寂靜的大帳,莊嚴而又肅穆,裏麵的人不論男女老少,貧賤富貴,各個都正襟危坐,專心等待開講,就連敬軒的到來,都渾然不覺。

肅靜的場麵,讓敬軒連大氣都不敢出,他默默掃視了帳中一眼,便悄然坐在門側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