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路佛光(1 / 2)

法師整衣盤腿落座,威光赫奕,麵慈顯光,聲若洪鍾道:“各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說著,雙掌合十,衝大家躬身行禮。

禮畢法師麵顯慈悲道:“今天給諸位信眾講解《吉祥經》。此經是南傳經典,屬小乘法,亦稱《小誦經》,全文如下:如是我聞。爾時世尊在舍衛城袛樹給孤獨園,其時,一甚美之神,深夜光輝全袛樹園,而近之佛所。至於向佛問訊,立於一隅。

彼神以如是之偈頌白佛言:多神於眾人,祈求最上福,思維於吉祥,請佛示說最吉祥。

佛言:

遠離愚癡者,交往賢聖人,敬應尊重者,此為最吉祥;

住於適當所,過去積善業,己持正誓言,此為最吉祥。

廣學長技藝,善學諸律儀,能語彼此言,此為最吉祥。

善能事父母,養護己妻子,安住於生業,此為最吉祥。

淨行行布施,愛護諸親屬,生業無非難,此為最吉祥。

遠離諸惡趣,謹慎勿飲酒,於法無放逸,此為最吉祥。

虔敬而自遜,滿足且知恩,隨時聞正法,此為最吉祥。

謙恭又忍辱,詣會於沙門,隨時為法談,此為最吉祥。

修道行梵行,審實見聖諦,實證於涅槃,此為最吉祥。

隨依世間法,其心不動搖,安穩無憂垢,此為最吉祥。

能為如此者,何處無不勝,到處皆多幸,此為最吉祥。”

法師頓了一下,目光慈悲威嚴的掃視眾人一眼,接著又逐條做了解釋。當說到‘淨行行布施’時,法師慈憫一笑道:“人們隻知行為之善惡,佛陀卻讓眾生行淨行。

所謂淨行就是無善無惡,以自性做事,事後不留絲毫痕跡。而不是將自己所做善事布施都一一記在心裏而念念不忘。要求解脫,便要修功德而不是修福德,功德能助人脫六道了生死,而福德不能救。”

莊嚴而又祥和的法會終於結束,眾人起立,合掌恭送法師下座離帳。

當經過敬軒時,四目相對,似有暖流湧動,似曾相識的親切感,竟讓法師的腳步稍稍的滯了一下,而敬軒欣喜含笑的目光,始終靜靜落在法師白淨俊秀的臉上。

愉悅祥和的日子,就像手中的細沙般無法停留,法師西行的日子終於來到。

期間,鞠文泰為玄奘準備了足夠二十年往返的費用,剃度四名沙彌作為陪伴,送上三十匹駿馬,還修書二十四封給沿途國家予以方便。

出發那天,全城夾道相送,鞠文泰抱住玄奘失聲痛苦,親自送到十裏外的交河,方才依依惜別。

高僧頻頻回首作揖,國王則不斷揮手不肯轉身,直到西行的馬隊變成幾個黑點,國王仍靜立在剪刀般鋒利的春風裏。

敬軒清楚,佛法難聞,機緣難得,又有和法師如久違般的親切,便當即打發商隊先行,約好在山北相見,自己和三妹留下聽經聞法,並打算陪法師西行一段路程。

有人說,躺在沙灘上曬太陽最辛福;有人說,能和繞膝的子孫一起歡歌笑語是幸福;有人說,能爬上令人羨慕的官位是幸福。而跋涉求學的僧人卻說,有崇高的追求,而且,一直不停步才是幸福。

盡管這是一般人不能忍受的,被餘秋雨極度推崇的‘文化之旅’。

我們之所以還沒被‘物質主意’所壓垮,我們還有希望,還在抗爭,就是從古到今,有一批像法顯、玄奘這樣這樣的精神追求者。

他們是忘我的,是不倦的,他們永遠在路上,他們是人類史冊上永遠不滅的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