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威廉姆斯的底牌(1 / 1)

上回說到,有賴大雨衝刷,蘇珊看見土坡上居然裸露出一副巨大的骨骼。蘇珊萬萬沒想到居然這麼湊巧能找到化石,不禁喜極而泣。其實,我也想不通她為什麼竟然有這般幸運。

發現之旅真是不可以常理推測,就像2004年,我帶著一群台灣小朋友在雲南祿豐挖化石,有一個小朋友一邊追蝴蝶,一邊就簡簡單單地找到了一塊非常罕見的祿豐龍下顎骨,而我在當地好幾年也沒有這種命。

雨停後,聞訊趕來的拉爾森一看化石便預感到這可能是20世紀最偉大的暴龍發現!他欣喜若狂,當即向威廉姆斯尋求挖掘許可。拉爾森給威廉姆斯簽了一張5000美元的支票,農場主對這次交易似乎挺滿意,他很快就提走了拉爾森交付的5000美元。而拉爾森這頭也沒閑著,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僅用17天就將這具龐大的恐龍化石從岩石中取了出來。令拉爾森吃驚的是,這具化石長12.8米,高5.48米,比紐約自然史博物館中的那隻暴龍還要高大,因而成為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暴龍。

為了紀念蘇珊這一了不起的發現,工作人員用她的愛稱“蘇”來為這頭暴龍命名。

“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之一。”拉爾森說。

拉爾森心裏明白,這具化石的價值至少在數十萬美元以上,他為自己撿了個大便宜感到沾沾自喜。不過,這位疲憊不堪的古生物學家絲毫沒有意識到,這具化石即將帶給他的不是名利,而是一連串的厄運……

化石一運回黑山地質研究所,員工們立即著手清理,喜不自勝的拉爾森甚至還宣布要專門建立一座博物館,蘇也將成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當地一家報紙報道了這個重大發現,接受采訪的拉爾森不失時機地吹噓了一通化石的巨大價值。沒想到這下可捅了婁子,看了報紙的威廉姆斯大夢初醒,他這才意識到自己有眼無珠,被拉爾森占了大便宜。不過這位印第安人卻有點兒小聰明,他當初向拉爾森隱瞞了一個關鍵問題……

威廉姆斯出於經濟利益,已經在幾年前把這塊土地交給聯邦印第安事務署托管了!

根據美國法律,如果印第安人將他們的財產交給聯邦政府托管,他們就可以享受免稅待遇。但同時這就意味著,地主要想出售這片土地下麵的埋藏品,就必須要得到聯邦有關機構的準許。

威廉姆斯沒有將這一切告訴黑山地質研究所,也沒有去辦理相關的手續,而性急的拉爾森則是稀裏糊塗就開始了發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