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金鋼大錘,我每次出野外都信心百倍,怕什麼?我有最好的錘子,還是一把刨暴龍的錘子!
當然,錘子固然好,但它需有用武之地,這要我能夠發現化石,這才是問題所在。
記得一位前輩說過:“你能不能從一堆石頭中分辨出化石?記住那濕潤而獨特的味道和觸感吧。”言下之意,就是要你“親自去舔一舔,因為化石嚐上去有一股酸澀的味道,而且還有點粘舌頭”。
請記住,這是古生物學家忽悠挖掘誌願者或者記者媒體最愛用的招數!看著別人小心翼翼伸出舌頭去舔化石的時候,你在專家嘴邊定會看到一絲詭異的微笑。其實啊,用手蘸點口水摸一摸就行了,粘不粘,手自知。
另外還有一個辦法,你可以找一條狗狗。這不是靈感突至,很久很久以前,蘇聯人就訓練狼狗來幫助人們找到泥土裏的礦石;瑞典科學家訓練和使用探礦狗,成功地找到了地下10多米深處的黃銅礦;多年來,日本的化石愛好者中一直有人用小獵兔犬來協助尋找化石。因為狗的嗅覺超過人的1200倍,嗅覺細胞高達2.2億個。在對付恐龍上,狗狗也有輝煌的戰績:1990年8月12日,蘇珊·亨德裏克森在美國南達科他州夏延河畔遛狗的時候,發現了世界上最完整的暴龍化石“蘇”。
前年一段時間,我閑來無事,打算也弄條狗,說不定也有一段傳奇。於是找來一大堆關於狗這方麵的書來惡補,但還是沒有定下品種。直到在狗場看到一窩小金毛尋回犬(Golden Retriever),才知道它就是我一直想要的,緣分這東西真不是你我決定的。於是買了一隻,帶回家中,命名為“錢櫃”,既符合“賤名字好養活”的習俗,也安撫了我的大俗。
從3個月大開始,我開始訓練錢櫃找化石。用的是雲南產的祿豐龍肋骨,因為這是我的收藏中與豬排最接近的東西了。而原產蘇格蘭的金毛尋回犬本身就是工作犬,主要用於發現、撿起野兔和鳥類等獵物並將其銜回,並且不對獵物造成損害或傷害。可我的化石卻被弄得傷痕累累,因為它每次找到都會試一下可不可以吃或玩,最後確認是無用才送回給我。朋友們聽了都說可能是因為還太小的緣故,不過,沒關係,我會慢慢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