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頭盔的種類繁多,有:步兵頭盔、炮兵頭盔、飛行員頭盔、傘兵頭盔、坦克乘員頭盔、摩托兵頭盔、空降兵頭盔、海軍陸戰隊員頭盔等。頭盔正向著增大防護麵積,保護兩鬢、耳、後頸等部位方麵發展。迄今為止,雖然所有的頭盔都能承受住炮彈碎片的打擊,但還沒有任何一種頭盔能經受現代步槍子彈的打擊。目前,有的國家軍隊的頭盔,安裝有通話裝置;還有的國家已研製成兼備攻防兩種功能的頭盔槍,既可防護,又可發射無殼子彈。英軍和以軍已分別研製成功頭盔顯示器。英國為戰鬥機飛行員研製了一種稱為“十字軍戰士”的綜合頭盔顯示器係統,該係統由夜視器、頭部跟蹤裝置、瞄準具、顯示器、小型通訊傳感器、三防裝置、激光光輻射防護裝置、主動減弱噪音裝置以及穩定裝置等組成,其特點是重心平穩、重量輕、隱蔽性好。以色列研製成功了第三代頭盔顯示器,可顯示瞄準線、目標鑒別、飛行數據、飛行狀態以及威脅警報等重要情況。
領帶
與西式軍服配套的飾物。領帶最早起源於軍隊士兵脖頸上係著的細布條。在17世紀的法國巴黎街頭,出現了一支來自南斯拉夫克羅地亞的騎兵部隊。這支部隊的士兵身著整齊的製服,脖子上係著一根細布條,巴黎市民看到覺得十分新鮮,一些愛趕時耄的貴族子弟便模仿起來,也在自己的衣領處係上一根布條,作為飾物。這就是領帶的最早雛形。大約到了18世紀,係領帶在西方國家的許多人中間已較普遍,人們在人際交往的正式場合或出席比較莊重的活動時,一般都要穿西裝、係領帶。係領帶到底有什麼實用價值?評論家們曆來觀點不同,著名的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貝索阿把領帶比作“絞索繩”,認為它毫無實用價值。但是它在世界上相沿三百多年而至今不衰,有如此強的生命力,原因是什麼呢?心理學家研究的結果認為,領帶是象征男性的一種服飾,女性可以通過發式、高跟鞋、裙子、緊身衣褲來表現其特性的美,領帶或許就是男性用來表現其特性美的一種方式了。也有的人認為,領帶具有表現社會內容的意義,係上領帶的人,會給人一種嚴肅守法、富有理想、責任感強的印象。
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將領帶列入裝備,作為夏常服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從1988年改著“八七”式軍服開始的。男軍官係藏青色領帶,女軍官係玫瑰紅色領帶,後來士兵亦增配領帶,為草綠色。領帶分為若幹個型號,按每個人的身高發放,適宜的尺寸是領帶尖不要遮住褲腰,穿背心時,領帶尖不要露出背心。領帶除著夏常服應佩帶以外,還可用於著軍襯衣時與肩章一起佩帶。美軍的領帶隻在男軍人的範圍內佩帶,黑色活結式領帶是統一發放物,穿綠色長袖襯衣時必須佩帶這種領帶,穿短袖襯衣時也可以佩帶。黑色蝴蝶領結是個人選購用品,用以在夜晚穿著陸軍藍色或白色軍裝時佩帶,並可與藍色宴會服和白色宴會服配用。白色蝴蝶領結也是個人購買的物品,用於在穿著藍色晚禮服和白色晚禮服時佩帶。
軍人著裝規定
軍服除了禦寒暑、利征戰等實用價值以外,還有肅軍容、壯軍威的觀瞻功效,因而軍人的著裝各國軍隊都有嚴格的統一規定。首先是非軍人不得著軍服。中國早在明朝頒布的騎士服製令就規定,“不應服而服者,罪之”。美國《軍事法卷》專門有一章對軍人著裝作了六條二十餘款規定,第一條就是“禁止非軍人著軍服”。《蘇軍內務條令》和其他國家軍隊的有關條令條例,都對軍人的著裝作有具體的規定。但各國的社會製度、宗教信仰、經濟發展情況等不同,對軍人著裝的規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