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通訊網絡係統(1 / 1)

通信聯絡是保障軍隊指揮控製的基本手段,通信網絡是聯接指揮中心及各種探測器、終端設備的紐帶,它把係統的各個部分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它決定了指揮自動化係統的作用空間和範圍,是實現指揮自動化的基礎。如果說指揮自動化係統是“軍事力量倍增器”的話,那麼通信網絡則是“指揮自動化的倍增器”,是指揮自動化係統的神經中樞和命脈。指揮自動化係統要求具有高度的機動性、保密性、可靠性、抗毀性的通信網絡,把通信與信息技術的高新成果應用於指揮自動化係統,廣泛應用數字傳輸與處理,提高自動化程度,增強互通能力,強化通信保密和通信反對抗措施,建設一個能把地麵、空中和太空的指揮自動化係統聯成一體的通信網絡,是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獲勝的必要條件。

通信網絡是由通信設備互聯構成的。通信設備有三類:

①交換設備。它包括電話交換機、數據交換機等。②傳輸設備及傳輸線路。包括各類載波機、接力機、通信衛星及有線、無線、光纖等線路。③通信終端設備包括各種電話機、電報機、傳真機、圖形顯示器、無線電台等。

多少年來,軍事通信都以傳遞命令和情報為根本使命,僅屬於作戰保障的一項內容。鬥轉星移,到20世紀80年代,以數字通信技術為牽引,光通信技術、程控交換技術和衛星通信技術在軍事通信領域的大量運用,引發了通信手段、通信時效、通信空域的巨大變革。軍事通信率先完成了自身的技術革命,實現了技術數字化、功能綜合化、手段多維化、管理自動化,並逐步向智能化方向發展。至此,軍事通信的保障能力發生了質變,其傳遞容量、時效、空域、手段與方式都已遠遠超出了指揮命令和情報信息對它的需求,產生了巨大的空餘能量。

這時的通信已不是通不通的問題,而是還有什麼要通的問題;已不是夠不夠用的問題,而是誰還要用、往哪裏用的問題。這就使軍事通信係統超越自身向其他作戰領域延伸有了可能。

20世紀80年代末期,戰場日益複雜化,軍事通信需求不斷擴張,軍事專家們按照機械化戰爭的思路,很快就想到將通信手段與武器平台結合,以期提高火器的精度和殺傷力。此時,由於技術能力已經達到相當的水準,軍事通信開始遊離於自身的發展之外,第一次將觸角伸向武器裝備,並通過“滲透”、“貼花”或“嵌入”的方式,實現了二者的有機結合,催生出武器裝備的“新生代”——信息化武器係統。這一全新的武器係統,使武器平台大大超越了原來的意義,武器裝備係統所麵對的問題已不是如何打得遠而是如何打得準的問題,單個武器平台之間的抗衡為武器係統之間的對壘所取代。信息、信息技術、信息手段凸顯其重要性,新軍事革命從此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