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狼孩奇聞之謎(2 / 2)

她始終未能學會用雙腳走路,但是辛格夫人借助於浴療和按摩,使卡瑪拉業已痙攣的雙膝得以伸展開來,這樣,女孩至少可以站立了。若幹時間之後,她已習慣於穿衣服。最有意思的是,她轉而害怕起黑暗來了。

無獨有偶。1954年在印度新德裏的一家醫院裏,人們隻需交納數額不大的門票費,就可以去觀看一個名叫拉穆的“狼養大的”男孩。這個周身四體傷痕累累的9歲男孩是從熱帶叢林中弄來的,同樣亦已罹病……

這些號稱由狼撫育的孩子,與精神病院中那些不幸的小病號並無多大區別。僅僅由於那套有關他們是狼養大的未必可靠的故事,才使得酷好聳人聽聞消息的民眾對他們發生了興趣。然而正像精神病學家奧托·凱勒教授曾經細加闡述的那樣,在動物學家看來,恰恰是這類似是而非、如出一轍的故事本身,說明狼哺育人孩的種種報道根本不足置信。

許多動物,例如馬、有角的大牲畜、夜間出沒的猴,尤其是生性慣於在黃昏或黑夜間活動的那些動物,它們的眼睛在黑暗中是能夠閃光的(如有光線,譬如汽車燈光照到它們眼睛上的話)。這是因為它們的眼底生有一個特別的反映層,可以反射投到其上的光線,結果似乎光量倍增。其他動物的眼睛,譬如慣於白晝活動的猴子以及人的眼睛(極個別的例外),卻不具備這種生理解剖上的部件,自然不可能閃光。一隻母雞,決不會僅僅由於它是在鴨群中長大的,便趾間生蹼或嘴殼變寬,因為體形特征是從父母以至更遠的祖先繼承而來的。同理,一個人僅僅由於是狼撫育大的,他的眼底便生出了反映層,這是不可思議的。

下意識反應與我們的外觀一樣,其遺傳性也十分穩定而持久。狗感到害怕時總是夾著尾巴,但貓(哪怕是跟10隻小狗一起長大的貓)任何時候也不會因為高興而搖尾巴。母雞咽水的時候仰首向天,可無論家鴿或野鴿,喝水時都是把嘴伸到水中吮吸。即使馴養動物的聖手,也無法讓母雞像鴿子、鴿子像母雞般地喝水……

狗、狼、狐狸以及其他許多與它們同類的動物,飲水時總是伸出長長的舌頭,宛如用小勺舀水。人、馬、有角的大牲畜、綿羊、猴子等卻相反,均以雙唇觸及水麵,將水吸入。可是卡瑪拉、阿瑪拉和其他被狼撫育的人呢,據報紙上喋喋不休的宣傳所說,他們仿佛是狗一般地舔著喝水,即用舌頭舀水。然而我們每個人根據親身的體驗都會確信,事實上這是辦不到的。我們的嘴伸不了狼嘴那般遠,要想舀起水送入口中,我們的舌頭也太短。

馬和人長時間地奔跑,就會渾身淌汗,原因是他們周身遍體的皮膚上到處布滿了汗腺。狗之所以不流汗,是因為它沒有汗腺,要散熱隻得盡力張大嘴巴,伸出舌頭,頻頻喘息。因此,如若僅僅由於狼沒有汗腺,結果隨狼群長大的人的汗腺就會萎縮,那麼,以此類推,設想牧羊的希臘青年應該逐漸長出羝角,也會完全合乎邏輯了。

在印度居民極端落後和貧困的一些階層之中,走投無路的人們有時會遺棄多餘的孩子,特別是女孩子和孱弱的病孩。這些孩子就會餓死,或成為野獸的犧牲品。

自然,也不會完全排除母狼可能對爬入狼穴而混跡狼崽中的孩子嘴下留情。確有那麼一些凶殘成性的動物,在自己的巢穴中及其附近並不傷生。但是若說母狼能學會喂養人類哺乳期中的嬰兒,那純屬一派胡言。母狼產奶期最長也不過4個月。在此種情況下,嬰孩要得以存活,就必須一舉改為食肉類或死屍,這可能嗎?而數月之後母狼的家族解體,眾狼四出成群遊蕩,他該怎麼辦?狼的交配期到來或者新的一窩狼崽出世之時,他又如何度日?嬰兒若被類人猿哺育,存活的可能性倒會大得多。盡管如此,也無人能舉出哪怕一起諸如此類的例證。人猿泰山永遠也隻能是虛構的電影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