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長的氣象條件(1 / 1)

食用菌生長的氣象條件

銀耳?

孢子:在15~32攝氏度均能萌芽成菌絲,以22~24攝氏度為最適宜。

菌絲:生長的環境溫度在6~34攝氏度範圍內,在22~26攝氏度時長得最好。

子實體: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24攝氏度。

接種時段木含水量以42%~47%為宜,木屑培養料含水量以65%~70%為宜。

子實體發生時段木木質部含水量以42%~47%為宜,樹皮含水量以44%~50%為宜,空氣相對濕度以80%~95%為宜。

木耳?

孢子:發芽以22~28攝氏度最快,5~15攝氏度時孢子實體僅產生少量孢子。空氣溫度在36攝氏度以上就不能產生孢子。

菌絲:在4~36攝氏度之間均可生長,以22~30攝氏度為最適宜。

菌絲生長時期培養料含水量以60%~70%,段木含水量以70%~80%為宜。

子實體:發生的溫度範圍是15~32攝氏度,20~28攝氏度為最適宜,相對濕度90%~95%為宜,低於70%子實體不能形成。

猴頭?

菌絲體:生長的溫度範圍是12~33攝氏度,以21~25攝氏度最為適宜。

子實體:形成的溫度範圍是12~24攝氏度,以15~22攝氏度為最適宜。必須有10~20勒克斯的散射光照。培養料含水量60%,空氣對溫度85%~95%最為適宜。

白菇(雙孢蘑菇)

菌絲:在培養料上生長的適宜溫度範圍為3~34攝氏度以24~25攝氏度最為適宜,菌絲長好後需較低的溫度,以12~16攝氏度為宜。堆肥材料的含水量60%~70%為宜,超過70%就會產生嫌氣性發酵,使培養料發黑,變粘或變臭,而含水量低於50%時透氣性過強,會使培養料過於細碎。當結出白色小紐時,相對濕度應達到90%。?

最忌直射陽光。

平菇

菌絲體:生長發育最適宜溫度為25攝氏度左右,13~18攝氏度條件下形成的子實體肥厚質優,菌絲在40攝氏度,高溫之下超過2~3個小時就會死亡。培養料需保持60%~65%的水分,菌絲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濕度最好控製在70%以下,子實體形成階段提高到90%。

子實體:空氣相對濕度低於80%子實體形成緩慢,高於95%子實體變品質低甚至腐爛。?

草菇?

菌絲:在15~45攝氏度條件下,均能生長;35攝氏度最為適宜,濕度高於40攝氏度生長速度急劇下降;低於10攝氏度停止生長;5攝氏度以下、45攝氏度以上菌絲死亡。培養料含水量要求60%~70%,生長期空氣相對濕度要求80%,出菇期間應保持90%以上。

滑菇(滑子菇)?

低溫型滑菇在5~10攝氏度條件下結菇,適宜在高山寒冷地區栽培。培養料含水量65%,空氣相對濕度60%~70%。接種後培養料中的含水量要求到7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5%。

香菇?

要求晝夜溫差在10攝氏度以上,生長發育最適宜溫度在25~27攝氏度。出菇期間空氣相對濕度要求在90%左右。

金針菇?

菌絲體: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4~28攝氏度。

子實體:生長以8~10攝氏度為宜,氣溫超過19攝氏度,不能形成子實體。要求培養料中含水量70%~80%,低於60%或高於90%均生長不良。

黑平菇

菌絲:在溫室內要注意遮光,室溫保持8~17攝氏度。

子實體:發育最適溫度為20~25攝氏度。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0~15攝氏度,1~1.5個月即可發滿菌絲並開始出現子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