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說:“太陰曆草創,但還不十分準確,歲尾還剩有點滴時辰。如不把這歲末尾時算進去,日月如梭,過來過去又會錯曆。臣負眾生氣所望,深受天子之恩,願碎心日月閣,細心推算,把草曆定準。”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就這樣,萬年在日月閣中,仔細察草木麥菽的榮枯,精心推算,把歲末尾時積日成月算了進去。到五月,祖乙到天壇行祭,祭罷天神,又登上日月閣,把祭神的五月鮮桃賜萬年。萬年獻上太陰曆,祖乙望著日夜操勞的萬年,眉也白了,須也白了,深受感動,就把太陰曆定名為萬年曆,還封萬年為日月壽星。因此,後來人們也把春節稱做了年,每每過年之時屋裏持壽星圖,象征新歲添壽,也是對功高德重的萬年寄以懷念之情。

春節來曆(二)

在陝西關中一帶民間,流傳著有關春節的神奇傳說。

傳說,玉皇大帝治理人間,就派天宮的彌勒佛下凡。這事被如來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為啥不讓我去呢?於是,就找玉皇大帝論理,玉帝聽了,無言可對,隻好說:“商量商量再說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個解圍的方兒。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他請來彌勒佛和如來佛,將兩盆花放在二佛麵前,說:“這兩盆花你們二位各務一盆,誰的花先開,誰就下凡去管理人間。”如來佛心眼多,點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彌勒佛,因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難收,才以務花為借口來行此事,所以就把麵前這兩盆花換了個位置。第二天,如來佛的花就開了,因此彌勒佛隻管了一天人間,這天就是正月初一。傳說彌勒佛心善,這天他讓人們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們就歡歡喜喜,興高采烈的過了一天。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彌勒佛,就把這初春之時,二佛交接的時刻稱做“春節”。有人說,因為當初如來佛因偷換花盆留下了瞎瞎現象,直到現在,人間還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春節來曆(三)

在福建省民間,流傳著過年的美妙傳說。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種凶惡的怪獸,身子龐大,頭上長著像牛角一般的觸角,眼睛圓滾滾的,活似兩盞燈籠,一張血盆大嘴,一口可吞食一個人。這種怪獸名字叫做“年”。

年住在山洞裏,它是山中霸王。老虎、獅子、黑熊一看到它,便嚇行逃命;山羊、猴子、野兔聽到它的吼叫,便癱倒在地。年在山上捕食動物,吃飽便呼嚕嚕地躺在洞裏睡大覺。每當嚴寒將盡,新春快來的時候,年便跑下山來,進村吃人。因此,人類也非常害怕它,小孩哭了,隻要媽媽說一聲“年來了”,孩子就嚇得不敢哭出聲了。

卻說那時候,有兩個放牛的孩子,一個叫阿山,一個叫阿水,他倆是好夥伴,膽子都很大,常常趕著牛群上山吃草。家裏人對他倆說:“孩子,山上有年,去不得呀!”

“不怕!”阿山和阿水有心計,說:“我們背上弓和箭,年要是來了,就爬到樹上射死它!”

話雖這麼說,他倆上山幾次,幸喜沒有碰到年。轉眼到了臘月三十日,天色黃昏,阿山和阿水趕著牛群回家,真怪,牛兒驚慌得哞哞叫,擠成一團,這是咋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