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驗丹(1 / 2)

細看之下,這狹長的布包上麵遍布幾十個更小口袋,每一個都封的嚴嚴實實。

梁六爺從其中一個裏麵取出一團極細的絲線,用眼睛看不清楚的速度,將那枚“朶囖丹”周身纏上了六股絲線,極為結實,決不會脫落。

梁六爺將這細線與丹藥一同遞給穆南迪。

穆南迪小心謹慎將這小巧之物拿在手中,轉身回到盜洞。

我們在外麵守候了片刻,穆南迪便已經悄然回來,神色上麵頗為疑惑。

將掌心攤開一看,那枚丹藥竟然變成了淡淡粉紅色,美豔異常。

梁六爺也是一陣沉默,竟沒有聽說過這粉紅色是代表著什麼意思。

穆南迪深吸了一口氣道:隻可惜文武兄不再這裏,不然也好有他來親自把握。

接著道:不過以我之見,要玩隻要不出現黑色的趨勢,便是沒有屍毒或者是其他的劇毒機關,至少可以下去一試。

梁六爺點了點頭道:時不我待,也隻好如此了。咱們這就進去吧。

穆南迪打頭第一個鑽進盜洞,梁六爺緊隨其後。而我和順子則留在後麵。

其實對於盜洞來講,我還是第一次親身經曆。沒有想到,盜洞之內竟然會是這樣長的距離。真想不到那些使用洛陽鏟的高手,是怎麼在極短的時間內挖掘而成的。

而且這盜洞並沒有太過狹窄,別說像是梁六爺這樣的枯瘦老人,就連順子這樣的魁梧小夥子都能夠輕鬆的通過。

隻是這一路需要蜷起身子,匍匐前進罷了。

盜洞幾乎是筆直向前的,微微有向下傾斜的趨勢。我明顯的感覺到了周圍的土石材料有了變化。本來是比較稀鬆的土壤成分,已經漸漸的變得堅固密實起來。似乎越靠近地宮的外牆,封土堆所用的材料越是堅硬結實。似乎是一些土方材料澆築而成的樣子。

想到老舅曾經給我學習過的“盜墓指南”,我已經明白這泰陵雖然並不是什麼“大廟”,但畢竟是前朝的王陵,下的功夫一定不少。而這條盜洞卻能夠完整的通向最堅固的部分,盜墓者的手段著實了得。

大概匍匐爬行了十米左右,前麵的穆南迪忽然便停住了腳步,緊貼著盜洞的邊緣,輕聲道:前麵就是地宮的石牆了,進去之後落地的時候要小心。

我答應了一聲,就看見前麵穆南迪人影往前一竄,消失的無影無蹤了。緊接著傳來輕巧的落地聲。

緊跟著往前又爬了幾步,忽然便覺的胳膊摩擦的地方,感覺上麵有了很大的變化。而周圍的盜洞在地宮牆體的連接處,呈現青黑色。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材料,但至少相當的堅固,石料的顆粒細密。

盜洞的空間有限,根本沒有辦法完成轉身下行的動作。唯一能做的便是像穆南迪一樣,大頭朝下,然後用前滾翻的動作尋找地宮之內的落點。

這對於我來說雖然有難度,但我並不害怕。畢竟已經曆過不少的劫難,翻滾碰撞又算什麼呢?

將身體整個探出盜洞之前,我緊了緊身上的背包以及衣服上麵的手電,將手臂搭在貫穿盜洞的古樹根係上麵。並一寸寸的將身體往外挪動。

奇怪的是,我的耳朵聽覺如此敏銳,卻並沒有聽見穆南迪在身下附近的位置。想到穆南迪和我此行的目的,與那梁六爺以及順子其實並非通路同心,於是也了然了。想必他是再往地宮深處踩點找尋去了。

我發力一蕩,整個身體便從盜洞中離開。手中的樹根瞬間便脫離了附著的盜洞壁上,也隨我的身體橫在了半空之中。

這樹根並沒有我想象的這麼堅固,還沒等我準備妥當,便生生的折斷了。

一時間身體沒了借力的方向,我像是被樹根甩出來一般,斜著飛了出去。緊接著後背吃痛,像是裝上了什麼尖銳之物一般。

下一個瞬間,整個人便摔了個七葷八素,並撞到了些許原先直立之物,身邊響起了一片破碎之聲。

還沒等我緩過神來,身邊便是同樣的兩聲落地巨響,一輕一重,想必是梁六爺與順子也跟了下來。

“哎呦”一聲輕叫,卻是順子無疑。看來他也摔得不輕。隻是不見梁六爺有絲毫的慌張之意,看來他的身手竟然別年輕人還要好些。

梁六爺上前一步,將我們兩人從地上拉起。

冷靜地說道:南迪小友果然好眼光,好本事。找到的這處盜洞可是一處金剛牆。

我一邊揉著吃痛的肩膀一邊說道:六爺說的金剛牆可是地宮的各處垂直骨架之處?相傳在澆築之時使用了糯米之水,比鐵石還要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