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後記(1 / 1)

書稿進入編輯流程,筆者有如釋重負之感。自2010年11月接到單位領導命題作文開始,到今日交稿,曆時3年10個月。其間,搜集資料,四處請教,實地查看,潛心寫作,數易其稿。回想通稿過程中依然遇到諸多問題,感覺不甚滿意,但是已經做到問心無愧了。除了心裏裝著讀者外,心無他念,筆者一直自我告誡:無論是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還是食品藥品安全維護,都需要公眾集體行動來實現;我的願望全憑忠實讀者共同行動來實現,我若不辜負自己,就不能辜負了讀者。

擱下筆方意識到,我隻是個執筆者,坦率地說,書稿是由我和我的同輩人乃至前輩的先生們共同完成的。單位領導的支持和鼓勵,師長同事的指導和幫助,家人的體諒和關心,沒齒難忘。如果說書稿質量不太好,就完全歸咎於筆者的才疏學淺、筆力不濟了。同輩和前輩的研究成果,為筆者提供了理論依據和資料來源。研讀和參考了《環境學導論》(何強、井文湧、王翊亭主編)、《現代生態學》(戈峰主編)、《大撥綠——綠色中國·上海卷》(伍為主編)、《西藏年鑒》(2008—2010年,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編)、《中國西藏發展報告》(2004—2011年,西藏社會科學院編)、《西藏農牧業政策與實踐》(蘭誌明主編)、《西藏農作物常見病害防治技術》(覃榮主編)等書,閱讀和參考了2012—2013年《西藏日報》《西藏商報》《新京報》等報紙,收看和參考了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東方時空等新聞節目,以及教育頻道的“現代農業概論”“自然科學基礎”等專業課程。其間,得到大學班主任史紅教授,同學王書海編輯,中學同事韓敬彪老師,筆者工作的西藏人民出版社的同事邊巴倉決、周正權、羊本才讓、夏周措等熱情幫助。

單位領導劉立強編審,曾兩次聽取筆者寫作彙報,每一次聽後都給出書麵鼓勵;阿旺總編輯查閱了章節要目,對《序言》提出了修改意見,還當麵說:“你寫得很認真,分寸把握也準。是啊,有些問題西藏不注意不行了。”中國青年出版社的王欽仁先生,關心和支持本書的出版工作,他和他的同事袁建民先生、瞿中華先生在編校和設計過程中付出很大努力,讓本書格式更加規範,全書增色不少。在此也一並鳴謝。

順便交待一下:近日國務院下達了同意西藏自治區撤銷日喀則地區、昌都地區,分別設立日喀則市、昌都市的批複。文中選用素材基本上截止於2012年年底,故日喀則地區、昌都地區沒有改為日喀則市和昌都市;而文中提到的日喀則市,是日喀則地區下轄的縣級市,不是撤地後設立的日喀則市。

吳冬明

2014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