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綠色首府 幸福拉薩(19)(1 / 2)

藏家宴,真材實料,天然飯香。說到拉薩藏餐,印象最深的要數團結新村的藏家宴了。這是一處具有濃鬱藏家特色的家庭式餐館,在提供豐盛藏餐的同時,也讓初到此處的顧客感受到藏家文化的特色和底蘊。

藏家宴坐落在獨家獨院裏,大門厚重闊大而古色古香,院落布局是典型的傳統藏式格局,滿園花花草草疏密相間,高低粗細不等的樹木,以曲為美和以直為美的兼有;木質結構的一棟小樓,一層不昏暗,二層不暴露,給人溫暖而庇護的親切感,走進房間感到放鬆自在,一下就找到了“賓至如歸”的感覺。

服務員裝束素樸,舉止大方,一人負責帶一隊,引領客人入房就座。客人落座,他們麻利地在桌邊擺好木碗或者玻璃茶杯,根據客人要求添減飲具或餐具,緊跟著斟上酥油茶或者客人特地要求的飲品。房間陳設除了符合時令的取暖爐具、牆壁上電風扇、放茶具的小櫃子等設備外,就是木質方桌及木椅。如果不是冬天吃火鍋在餐桌中央放置火鍋的話,場麵類似於家人吃飯的光景。

客人端起木碗或者茶杯送近嘴唇,輕吹酥油茶表麵上的浮油,然後輕啜一小口,此後才能漸漸深喝。不論是酥油茶還是其他飲品,濃淡適宜,喝下一碗或者一杯,隻想再來。服務員機靈而殷勤,馬上拎著茶壺走近,小心翼翼地續上。藏族同胞喝甜茶或者酥油茶,如同內地茶客品茗一般,慢慢來,小杯子還沒斟滿,就能分幾口喝,喝到最後,杯裏還略有剩餘。

藏式火鍋,跟外地人在拉薩操持的洋氣火鍋不同。純手工的銅質火鍋,鍋底是醇厚的排骨湯,裝滿了紅白蘿卜條、牛舌、牛肉、牛肉丸子、人參果酸奶等食材,配上自製的佐料,文火慢燉,煮出食材天然味道來。浸洗幹淨的牛舌經過蒸煮,切成薄片,食用時根據個人口味蘸一點碟子裏特製的調料,也有客人不用調料而素味食用的,要的是天然味兒,細細咀嚼富有彈性、肉質緊實的牛舌。土豆包子,菜如其名。土豆混著肉剁成細餡,或蒸或炒,藏族同胞喜歡食用土豆,這道菜也許是他們的最愛。漢族客人初次品嚐也感到新鮮,內地把土豆燉牛肉視為名菜之一,剁成餡子不多見。牛肉醬也頗有風味,剁成碎末的牛肉拌入藏式辣椒醬,吃起來很是過癮,所用牛肉是生牛肉,不注意品味就嚐不出來。

有一道菜可算得上壓軸菜,就是血腸,一般在重大節日才吃得到的菜品。其實可稱為燴菜,把牛羊精肉、煮熟血塊剁細,拌入蔥花、薑末及其他植物香料,添加適量的糌粑,調勻後灌入洗淨的腸裏,放到清水鍋文火煮。煮熟的血腸,可以切成片狀蘸著調料吃,也可以下到火鍋裏,還可以熟油圈湯,加入適量菜葉做成湯菜。這道菜細膩而不油膩,吃在口裏感覺軟乎乎的,香味醇厚,是傳統藏式菜肴的典型味道。

藏族同胞喜歡的藏麵,同樣會撩撥外地食客的食欲。筋道的麵條被排骨湯煮出來以後,適量撈在小碗裏,酌量添加些底湯,撒上牛肉丁和小蔥花,加入少許藏式辣醬,溫辣可口,地道飯香,與味精、麻辣等刺激口感的飯食區別明顯。藏麵可以到普通餐館專門食用,也可以在盛大宴會上,作為飯食最後上場,色相和味道感覺更佳。

藏餐少用現代流行的食品添加劑,如果食料的農殘不超標,藏餐就是地道的天然食品,風味得益於藏餐獨特的烹飪技術和菜品之間的巧妙搭配。

拉薩建設標準甜茶館,營造整潔溫馨的餐飲環境。甜茶,各族人普遍喜歡的特色飲品。2012年初春,為了保證拉薩市區甜茶館的飲品質量安全、環境衛生達標,城關區衛生局、城關區市容市貌管委會成立了城關區甜茶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對城關區轄區內的200餘家甜茶館進行集中檢查。若發現甜茶館招牌上有蜘蛛網、門簾不整潔、衛生筷不帶包裝袋、廚房操作間沒粉刷、碗筷未放入消毒櫃裏等問題,就發給商戶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對於整改後衛生要求仍不達標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行政處罰,並加強監管,跟蹤檢查。同時,向每個甜茶館索要他們購買奶粉和鮮奶的票據。

政府投資,改善拉薩市區甜茶館的就餐環境。自2013年1月開始,拉薩市區甜茶館專項整治工作有序展開,集中治理了甜茶館存在的衛生和食品安全隱患問題。堅持“以點帶麵、先易後難”的原則,創建一批衛生和食品安全規範化的樣板甜茶館,推動甜茶館衛生整體麵貌改觀,提升一批證照齊全的甜茶館,打造一批民族特色的茶館。依據《拉薩市開展甜茶館衛生和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在拉薩市區範圍內,對達到相關標準的甜茶館,5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甜茶館補貼標準為7000元,49平方米至30平方米的中型甜茶館補貼標準為5000元,29平方米以下的小型甜茶館補貼標準為3000元。通過申報、登記、實地檢查驗收等一係列工作,拉薩市甜茶館專項整治工作已經惠及近300家甜茶館,兌現了270萬元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