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五彩繽紛——木材天地(4)(2 / 3)

黃楊木的香氣很輕,很淡,雅致而不俗豔,是那種完全可以用清香來形容的味道,另外,黃楊木還有驅蚊、殺菌和消炎止血等功效,如黃楊木生長地的山民,就有采黃楊葉用做止血藥和放置黃楊樹枝來驅蚊蠅的習慣。

21.榜眼之木——黃花梨木

黃花梨又名降香黃檀,主要產於我國的海南省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其木材名貴程度僅次於紫檀木。這是因為黃花梨木的木性極為穩定,不管寒暑都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有一定的韌性,適合作各種異型家具,如三彎腿。黃花梨木與其他木材的特點比較接近,容易混淆,其中,最容易與花梨紋紫檀混淆。這種梨紋紫檀木主要產在兩廣和海南島,常稱之為海南紫檀,又有稱為越南檀的(因越南及周邊國家也生長有這種樹)。

黃花梨木材質顏色恰到好處,色金黃而溫潤,從淺黃到紫赤,生動多變;木質堅實,花紋精美,成八字形,鋸解時芳香四溢;它的心材和邊材顏色差異很大,心材色澤紅褐較深,呈紅褐色或紫紅褐色,深淺不勻,常帶有黑褐色條紋,有屢角的質感;它的邊材顏色呈灰黃褐或淺黃褐色。

黃花梨木的比重較輕,有的可能比某些紅木還要輕,放入水中呈半沉狀態,即就是說,在水裏麵,它不會全沉入水中也不全浮於水麵。此外,黃花梨木的紋理很清晰,猶如行雲流水,非常美麗。值得一提的是,黃花梨木材質以有樹結子為最佳,花粗色淡者為最次之。黃花梨木也有新、老之分。老花梨又稱黃花梨,顏色由淺黃到紫赤,色彩鮮美,紋理清晰而有香味。

明代比較考究的家具多為老花梨木製成。而新花梨木則色赤黃,紋理色彩較老花梨稍差。據記載,黃花梨木是明清時期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其中,尤以心材呈黃褐色者為好。這一時期,考究的木器家具幾乎都選黃花梨製造,它的紋理或隱或現,色澤不靜不喧,通常被視作為人們心中的上乘佳品,備受明清匠人寵愛。特別是明清盛世的文人、士大夫之族,他們對家具的審美情趣講究,更使得這一時期的黃花梨家具卓而不群,無論從藝術審美、還是從人工學的角度來看都無可挑剔。

通常,黃花梨木家具不加雕飾,其木質本身紋理就呈現出一種自然的美麗,會給人以文靜、柔和的感覺。

事實上,黃花梨其實就是呈黃褐色的“花梨”或“花櫚”,古代沒有這個名字,後來冠之黃花梨,主要是為了區別現在所謂的“新花梨”。原來這是因為早在明朝末年,海南花梨就已砍伐殆盡,所以現在用料多為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進口花梨木,其品種繁多,質次各異,因而品質相差很大。

22.國寶之木——金絲楠木

金絲楠木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木材,在明朝末期就已經瀕臨滅絕,曆史上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家具製作。如宮中常用楠木製作床榻,觸之不涼,不傷身體,是其他硬木所不具備的優良特性,所以金絲楠木早已成為代表中國古典文化精髓的木質收藏品。通常,民間如有人擅自使用,則就會因逾越禮製而獲罪。

金絲楠木光澤強,質地溫潤柔和,紋理細膩通達,千年不腐不蛀,新切木表麵黃中帶綠,遇到下雨時,還會散發出陣陣幽香。

此外,金絲楠木的生長規律獨特,周期漫長,一般生長旺盛的黃金階段需要60年,屬於大器晚成的優質良材,具有樹皮薄,深色點狀皮孔,內皮與木質相接處有黑色環狀層的特點。可以說,用金絲楠木製作的家具,造型優美,光照之下發出絲絲金光,但又清幽無邪,顯得嫻靜低調。

目前,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僅存有為數不多的清代的楠木家具;明十三陵長陵的棱恩殿是現存最大的楠木殿,殿內的60根巨柱,都是用整根金絲楠木製成的,直徑很粗,得要兩人合抱。

承德避暑山莊的澹泊敬誠殿也是目前首屈一指的楠木宮殿。此外,民間也收藏有楠木的羅漢床、拔步床和雕刻的飛罩、牌匾、楹聯和對聯等。

現在,珍稀瀕危的金絲楠木,在全國都已屬罕見。在市場上隨著收藏眼光的提高,金絲楠木家具佳品越來越少,價格也越來越高。

如今,金絲楠木製品已經成為代表中國文化的古典收藏品。

23.裝飾之木——胡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