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五彩繽紛——木材天地(1)(3 / 3)

色木耐寒性強,耐陰,喜深厚肥沃疏鬆的土壤,也耐瘠薄,根係較發達,其萌芽力中等。但耐幹旱程度一般,不耐澇漬,能抗煙塵。

色木的材性和用途與樺木略同。它的材色較樺木略深,為淺肉紅色;材質優於樺木,花紋也更明晰;木材鋸解、切削稍難,但車旋、鑽孔容易;膠接不易,幹燥常有開裂,好在反翹不甚嚴重,在家具製造中成材多用於拉手、腿腳等。

此外,色木也是樂器用材,經染色後,也可以代替紅木用於樂器製造,還可作模具用材、紡織用材等。

色木樹姿美觀,葉片特別,秋葉紅棕,花色清淡,翅果美麗,是良好的園林綠化樹種,可作孤植、片植、群植。由於其耐陰性較好,可植於建築物北側、西側或東側;另外,在廠礦綠化中也能有較好的生長,可作為樹樁盆景材料。

5.稀世珍寶——楠木

楠木名列江南四大名木——楠、樟、梓、桐之列,素以材質優良而聞名國內外。從生物分類學來講,楠木屬植物樟科,是植物界的漸危物種,世界稀世之材,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四川、貴州、湖北、雲南、廣西、湖南的九山、西藏的聶拉木等地,為我國特有物種,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楠木是常綠喬木,主幹筆直茁壯,高可達40米,胸圍直徑可達1.5米;色淺橙黃略灰,有淺的不規則縱裂,小枝有毛;葉長圓形,長圓狀倒披針形或窄橢圓形,葉柄纖細,樹冠呈尖塔形,冠層厚而密。另外,楠木生長速度非常慢,20年齡隻有5米高,一般要等到60年後,才開始加快生長,書中記載,大約年齡在60~90歲時,才是楠樹成才的黃金階段。

楠木是木材家族中的一種極高檔木材,紋理淡雅文靜,質地溫潤柔和,無收縮性,遇雨有陣陣幽香。雖然我國南方諸省份均有出產,不過,唯獨四川產的楠木最好。

楠木種類很多,其中最為名貴的有三種:①香楠,木微紫而帶清香,紋理非常美觀漂亮;②金絲楠,木紋裏有金絲,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種,更為難得的是,某些楠木材料可結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紋;③水楠,其木質較軟,多用來製作家具。

此外,常用於建築及家具用材的主要有雅楠和紫楠。其中,雅楠為常綠大喬木,產於四川雅安、都江堰一帶;紫楠又名金絲楠,主要產於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蘇南部。楠木的色澤淡雅勻稱,伸縮變形小,易加工,耐腐朽,可謂是軟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種。

據史料記載,明代宮廷曾大量伐用楠木。現今,北京故宮及京城上乘古建多為楠木構築,大量皇家藏書樓、金漆寶座、室內裝修等多為楠木製作,如文淵閣、樂壽堂、太和殿、長陵等重要建築中,有很多楠木與紫檀等用材配合製作而成的裝修及家具。

楠樹的經濟價值最高,可惜現在很多人認識不夠,人們常常以拜物心理看待,覺得楠木質地不堅不重,色澤不深不亮,因而丟棄。不過,好在有許多內行人十分珍視楠木,形象地稱它們為“金絲楠、豆瓣楠、香楠、龍膽楠”,足見其珍貴之處。另外,在山西等地民間,有稱“紅木黃梨”等硬木為“南木”的叫法,原意為“來自南方的木材”。不過,此“南木”非彼“楠木”兩者是不可等同而語的。

四川的天然楠木,是這裏組成常綠闊葉林的主要樹種。由於曆代不斷地砍伐利用,近些年來,這一豐富的森林資源近於枯竭。目前所存在的楠木林,大多為人工栽培的半自然林和風景保護林。此外,在廟宇、村舍、公園、庭院等處尚有少量的大樹,不過,病蟲危害卻較為嚴重,也正在相繼衰亡。

6.平凡之木——櫸木

櫸木又可寫作“椐木”或“椇木”,別名為“櫸榆”或“大葉榆”,從生物學分類角度來講,屬於木材中的榆科,為一種落葉喬木,產於我國南方江浙一帶,為江南特有的木材,紋理清晰,木材質地均勻,色調柔和,流暢;成材後,樹高可達25米,樹皮堅硬,灰褐色,有粗皺紋及小突起;枝細,葉互生,排為兩列,橢圓狀卵形,單鋸齒,羽狀脈,有毛,葉柄甚短。春日開淡黃色的小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後結小果實,稍呈三角形;此外,櫸木重而堅固,色紋兼美,抗衝擊力強,在蒸汽下易於彎曲,可以製作造型,釘子性能好,通常比多數普通硬木重,於所有的木材硬度排行上,屬中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