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建築藝術家——木材(1)(3 / 3)

另外,樹木若樹種不同的話,則其紋理、花紋、色澤、氣味也會各不相同,這體現了木材的宏觀構造的特征。其中,這裏所說的紋理是指木材體內縱向組織的排列情況,有直紋理、斜紋理、扭紋理和亂紋理之分。花紋是指縱切麵上組織鬆緊、色澤深淺不同的條紋,它由年輪、紋理、材色及同鋸切方向等幾方麵的因素共同決定,可呈現出銀光花紋、色素花紋等,這一點,便可顯示出木材本身就具有著一種天然的裝飾性,特別是髓線發達的硬木,經刨削磨光後,花紋非常美麗,可謂是一類珍貴的裝飾材料。

5.瑕疵之比——木材的缺陷

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受到環境不利影響時,會使樹幹形成不正常形狀和質地,從而呈現出現不同程度的缺陷,嚴重的話,還會影響木材的出材率。比如說,一條直徑為30厘米,材長4米的原木,若彎曲度為1%時,生產出材率降低5%,彎曲度為2%時,生產出材率則會降低14.7%。

通常,木材缺陷也稱疵病,是指降低木材商品價值的非正常和不規則部分,它們會降低木材強度,影響加工和裝飾質量或外觀。按照我國國家標準,木材的缺陷是指凡呈現在木材上會降低其質量、影響其使用的各種缺點,統稱之為木材缺陷。根據國家標準,木材的缺陷可分為十大類,即木節、變色、腐朽、蟲害、裂紋、樹幹形狀缺陷、木材構造缺陷、傷疤(損傷)、木材加工缺陷和變形。一般,人們根據缺陷形成的原因,將其主要分為三大類:

(1)天然缺陷。如木節、斜紋理以及因生長因素或自然損傷而形成的缺陷。木節也就是節子,是樹木生長時被包在木質部中的樹枝部分,在木材上十分常見。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木節可分為以下幾種:

①按木節與周圍木材連生的程度,木節可分為活節和死節。

活節是由樹木的活枝條形成,節子與周圍木材緊密連生,質地堅硬,構造正常;死節則是由樹木的枯死枝條形成,節子與周圍木材大部分脫離,質地堅硬或鬆軟,在板材中有時脫離而形成空洞。

②按木節材質,木節可分為健全節、腐朽節和漏節三種。

健全節是指節子材質完好,無腐朽跡象的連生節;腐朽節是指節子本身已經腐朽,但未透入樹幹內部,節子周圍材質仍完好;漏節是指不但節子本身已經腐朽,而且深入樹幹內部,引起木材內部腐朽。正是由於這一點,漏節常常被看做是樹幹內部腐朽的外部特征。

我們知道,木節對木材的分類等級有著重要影響,因為它不但破壞了木材構造的均勻性和完整性,而且還會影響木材表麵的美觀和加工性質,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木材的力學強度,使木材加工過程中切削阻力增大,油漆性能大受影響。此外,木節對順紋抗拉強度的影響最大,其次是抗彎強度,特別是位於構件邊緣的木節最明顯,對順紋抗壓強度影響較小。不過,與之相反的是,木節能提高橫紋抗壓和順紋強度。還有,一些木材上存在的健全節,由於有交錯的紋理,可能會增加木材的裝飾效果。

(2)生物危害的缺陷。主要有腐朽、變色和蟲害等。

①木材的腐朽是指由於木腐菌侵入,逐漸改變了木材的顏色和結構,使木材的細胞壁受到破壞,物理、力學性質隨之發生變化,最後變得鬆軟易碎,呈篩孔狀或粉末狀等形態。通常,按照木材腐朽的類型和性質,可分為白腐(白色腐朽)和褐腐(褐色腐朽)。

白腐是白腐菌破壞木材細胞壁的木素和碳水化合物而形成的,一般木材表麵多呈白色或淡黃色、淺紅褐色或暗褐色等,且帶有大量淺色或白色斑點,多露出纖維狀結構。它的外觀大多數像蜂窩、篩孔,因而,又被稱為篩孔狀腐朽或腐蝕性腐朽。

褐腐是褐腐菌破壞木材細胞壁的纖維素所形成的,外觀呈紅褐色或棕褐色,質材脆,中間有縱橫交錯的塊狀裂隙。一般在褐腐後期,受害木材極為容易被撚成粉末,所以又被稱為粉末狀腐朽或破壞性腐朽。

可以說,腐朽是木材最為嚴重的一種缺陷,可影響到木材的物理力學性質,使木材比重降低,吸水性和透水性增加,強度特別是韌性顯著下降。

②變色是指凡是木材正常的顏色發生改變都統稱為變色,有化學變色和真菌變色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