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智慧地球(1)(3 / 3)

(1)新銳洞察--麵對無數個信息孤島式的爆炸性數據增長,需要獲得新銳的隻能是洞察,利用眾多的來源提供的豐富實時信息,做出更明智的決策,讓你有時間將資料變成信息,把信息變成智慧。

(2)智能運作--開發和設計新的業務與流程需求,實現在靈活和動態流程支持下的聰明的運作與運營,達到全新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即用新的方法、模式、思維來處理、應對和思考事情。

(3)動態基礎架構--四大主題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動態基礎架構。它是指運用一種動態的模型,來應對智慧地球帶來的富有挑戰性的各種問題。因為在智慧地球的發展過程中,人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用一成不變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動態基礎架構往往能富有針對性地對各式各樣的問題進行剖析,深入理解,從而實現更加智能化的運作方式。

(4)綠色節能--智慧地球在掀起了一場科技革命之餘,更加重要的就是對綠色、環保、節能等方麵的普及。所謂智慧地球不僅僅是讓地球更加智能化,更要讓人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其本意就是人類與自然的結合,讓人類舒舒服服地生活在這個星球上。因此,創造一個綠色、環保、適宜人類生活的地球也是智慧地球的核心任務。

當我們從宏觀角度來思考智慧地球的構架時,應從地球的硬件和軟件等層麵來設計。在這種角度下,智慧地球又可以分為以下四個層次來架構:

(1)物聯網設備層。該層可以比作是智慧地球的神經末梢,其主要作用是將基礎設施、各種事物聯合起來,相互感應。包括傳感器節點、射頻標簽、手機、PC、PDA、家電、監控探頭等。

(2)基礎設施網絡支撐層。包括無線傳感器、P2P網絡、網格計算機、雲計算網絡,是廣泛存在並可以融合網絡通信技術的保障,體現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

(3)基礎設施網絡層。包括Internet網、無線局域網、3G等移動網絡。

(4)應用層。基於前麵各種層麵之上,應用層主要收集各式各樣的數據,例如視頻格式的、音頻格式的。然後將這些數據整合,分析進行應用。

總之,“物聯網”、“雲計算”、“智慧地球”等,基本上都是基於智慧化的應用。信息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世界,智慧化的社會的到來也是大勢所趨,這也是各種智慧新概念都能得到一部分人肯定的原因。從上麵可以看到,不管是宏觀條件下的主題架構,還是抽象概念下的架構,他們都是基於高度數字化、信息化的條件,麵向更加智能化的發展所提出來的。

在智慧地球的架構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動態基礎架構。而動態基礎架構也最為抽象,從字麵上我們可以知道它是動態的,動態也就保證它的靈活性。下麵我們就說一說什麼是真正的動態基礎架構。

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信息爆炸、能源危機以及安全等各種挑戰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一個更智能、自動化、更集成和更有效率的動態架構能夠在改善服務、降低成本、管理風險這三大方麵帶來顯著收益,從而能夠應對當前的挑戰,並能夠把握未來的機遇。而隨著IT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世界變得更小、更平、更扁,需要更智慧的業務流程、運作方式以及基礎架構來適應“更智慧的地球”的發展趨勢。

與此同時,更加智慧的地球明顯提高了各種行業的運營成本,致使管理更加複雜,多樣化。尤其在IT行業,急劇下降的資產利用率導致競爭力的迅速下降,無法可持續發展。此外,智慧的地球也在追求更加高效、舒適的環境,其中就包括服務、應用等方麵。而日益湧現出來的新技術,使得我們必須盡快地適應更加智能、更具適應能力的技術,從而滿足智慧地球的高效運行模式。

隨著競爭變得激烈,利潤空間變得更小,我們必須盡可能高效地利用現有的資源。以往的運營模式和構想早已不足以應對更加智能化的地球所帶來的機遇、挑戰和風險。在充滿智慧的地球中,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醞釀一場高效的快速變革,一種具有快速響應能力的動態基礎架構。

毫無疑問,動態基礎架構解決廣泛問題,如企業全球化問題、運營成本的提升問題、日益嚴峻的安全性問題、環境和相關法規的遵從問題、IT環境的日趨複雜問題,以及與企業日常運營管理相關的所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