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打造快捷市民生活
武漢智慧城市建設不是讓某一個行業、某一個團體更加便利,而是讓城市裏的每一個居民都能感覺到更加便利。
武漢構建智慧城市從滿足居民生活便利性的角度出發,以平常出門繳費為例,以前的武漢遍地都是ATM取款機,去超市或小店交納水電費什麼的很方便就能取到錢。現在,在武漢這些繳費過程可以通過數字去完成,整個過程看不到錢。武漢正在努力發展數字化交費,水電煤氣費、道路交通違章罰款等將都由各家公司或管理部門自動扣款,隻要將錢打入自己名下一個固定的賬戶,某些日常開支費用或罰款單的交納就完全不用操心了。
家住武昌區民主路的彭阿姨今年57歲。“智慧城市”對彭阿姨來說是一個陌生詞彙。可這幾年,手機話費、水電費的快捷交納,卻讓彭阿姨在不知不覺中“智慧”了一把。“以前,我們家都是派我這個退休的閑人去營業廳排隊,現在下樓小賣部、小超市都可以幫忙代收、代充,真的很方便”。
當然,除繳費不用排隊外,彭阿姨自己不知道她還有一件事也要特別感謝“智慧城市”的構建。這兩年,彭阿姨去醫院的次數很多,以前為了到漢口的大醫院看個病,她經常早上6點不到就要起來搭乘頭班公交車去醫院掛號排隊。“現在好像有了什麼網上掛號、電話掛號,我姑娘每次幫我在家提前掛號預約,按照時間過去,早上8點多起來就可以了。如果這就是智慧城市的話,那我希望,將來政府在與我們老百姓相關的各種服務窗口都能多一些智慧”。
智慧醫療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下半年,市信息產業辦以市中心醫院為先導和示範,在醫療衛生領域試點推廣物聯網、三網融合、雲計算等最先進信息化技術,開展“智慧醫療”示範工程試點項目。目前,市中心醫院糖尿病區實現基於三網融合的病房內多媒體信息自助服務、電子病曆,移動查房、醫療物聯網示範應用、“先診療後結算”的院內一卡通等預期建設明顯提高了醫療機構運營效率。
作為全國最先進行“光纖到戶”工程試點的城市之一,今年,武漢市居民寬帶入戶最高網速已經達到20M。
為讓實時路況信息更加便民,市交管局早在2010年便將部分交通實時路況視頻信息公布上網。近段時間,武漢市交管局再次對該係統進行升級改造。將來,這些放到智慧交通管理網絡上的視頻信息,可讓市民隨時隨地查看三鎮多個重要路口交通路況視頻影像。與此同時,出租車顯示屏也將滾動播報這些路況信息,以便市民避開堵點。
六、智慧南京
南京,華東第二大城市,中國科教第三城,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江蘇省省會,華東地區重要的政治、科教、文化、工業和金融商業中心,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南京曆史悠久,有著超過2500餘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南京位於長江下遊,是承東啟西的樞紐,長三角地區中心城市和重要產業城市,長江航運物流中心,濱江生態宜居城市,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獲得城市。
1.信息網絡
發展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和雲計算技術,加快實施城市光網工程,形成對瞬間產生的海量信息進行高速傳輸和高效處理的能力,基本實現千兆到樓、百兆到戶。加快無線寬帶城市建設,加快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試點,推進南京無線寬帶行業專網建設,努力構建無處不在、安全高效的泛在網絡。
2.城市智能
以國家智能交通係統體係框架為指導,采用無線射頻、高速影像識別處理、GPS、GIS等技術形成的綜合解決方案,建設以全麵感知為基礎的新型智能交通工程,加強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務。以高性能信息處理、雲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應用為重點,加快推進公共安全、環境監測、應急聯動等方麵的項目建設。
3.數字惠民
建立覆蓋全市的社區信息化綜合平台和麵向家庭的社會信息服務網絡,為市民提供衣、食、住、行、購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信息查詢服務,以及金融、票務、充值、繳費、電子商務、配送等全方位的信息增值服務。加強信息技術在教育、就業、文化、社會保障、供電、供水、供氣和防災減災等領域的應用,推進行業信息服務係統建設。普及並推廣信息技術在農村的應用,縮小城鄉數字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