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智慧城市建設在中國(4)(1 / 3)

3.重視發展低碳產業

深圳在打造“智慧城市”的過程中,不忘將低碳城市的建設納入進來。深圳市政府提出今後將在規劃建設、低碳產業、公共交通、綠色建築、資源利用等方麵不斷改革創新,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新型城市。

電力行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最重要行業之一,早在2004年,深圳移動就攜手深圳供電局研究和開拓智能電網的建設。今年,深圳市政府提出了智能電網與電子信息產業的融合發展,並指出要開展政府部門與電網企業的智能電網試點工作,在電能計量自動化係統、電力行業終端通信保障平台和服務平台等三大領域打造一個全麵感知、可靠傳遞、智能處理的和諧數字化生態係統。

深圳大力建設低碳工業城市。提出今後將在規劃建設、低碳產業、公共交通、綠色建築、資源利用等方麵不斷改革創新,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新型城市。

節能減排--深圳大力建設“低碳工業城市”,率先打造工業節能減排示範市。深圳將以重點用能行業為突破口,深入開展重點用能企業能效水平達標,落實重點行業工業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培育一批行業先進標杆和典型。

循環經濟--深圳加快建設工業循環經濟試點城市,組織實施低碳工業示範工程,加強低碳工業技術的推廣合作和促進智能電網與電子信息產業融合發展。

具體措施包括:

(1)落實重點行業工業產品能耗限額標準;

(2)全麵推行清潔生產;

(3)創建一批低碳企業、低碳行業、低碳照明示範區;

(4)計劃將高新技術產業園試點建設成集研發、體驗、教育、示範、展示、生產、銷售等功能為一體的低碳經濟產業示範園。

(5)研究提出深圳低碳工業發展的技術路線圖,開展政府部門與電網企業的智能電網試點工作等,積極申報國家發展低碳經濟試點城市。

智能電網--電力行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最重要行業之一,早在2004年,深圳移動就攜手深圳供電局研究和開拓智能電網的建設。2011年,深圳市政府提出:

(1)智能電網與電子信息產業的融合發展;

(2)並指出要開展政府部門與電網企業的智能電網試點工作;

(3)在電能計量自動化係統、電力行業終端通信保障平台和服務平台等三大領域打造一個全麵感知、可靠傳遞、智能處理的和諧數字化生態係統。

五、智慧武漢

武漢,簡稱“漢”,湖北省省會,華中地區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國長江中下遊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江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跨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武漢是長江中下遊地區重要的產業城市和經濟中心,中國重要的文教中心,也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

武漢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一方麵體現了信息技術不斷深化和滲透,另一方麵體現出信息化從最初追求數字化、自動化,發展到追求智能化、泛在化,進一步追求為人性化、智慧化。

1.智能基礎設施

武漢著力建設高效優質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支撐並帶動各類智能化設施、智慧化項目的建設與應用。武漢目前已有100萬戶電信寬帶用戶和100萬戶有線電視用戶,在“十二五”規劃中,要建成寬帶、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礎設施體係,力爭實現光纖入戶、百兆接入,帶寬和服務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通過高速寬帶建設可迅速提升武漢信息化競爭力,加快武漢智慧城市建設的進程。

2.智能專項工程

比如“智慧政務”的市級信息交換平台和公共雲數據中心、“智慧城管”的城市管理綜合信息雲平台、“智能交通”的一體化交通綜合管理係統、智能醫療的市衛生信息化“139工程”等專項工程,由於工程目標明確、技術攻關容易發力,便於“個個擊破”,從而奠定智慧城市的基礎項目。

武漢將仿效日本實施智能能源管理、智能家庭、智能電網等專項工程。以智能電網為例,它是向低碳經濟轉型的一次自主選擇。新能源、電動汽車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兩大戰場,它們與智能電網是“鐵三角”,需要協同發展。武漢將建設智能電網,提高輸電效率、降低煤耗、減少排放、清潔環境,來解決武漢目前送電網損、峰穀矛盾等突出問題,顯著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停電損失,改善電能質量,節約供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