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企業慈善行為模式與路徑選擇(2 / 3)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的慈善意識正逐步強化,企慈善為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所重視,企業慈善正在經曆井噴式的發展。但是,在中國市場中,真正有效實施企業慈善的企業卻很少。由於大多數的企業並不能充分發掘其慈善行為背後的潛力,缺乏目的性和合理性,更不要說戰略性了,這就會慈善投資的大量浪費,捐了善款卻得不到應有的效果行為缺乏一種凝聚性的戰略,造成企業慈善的投資常常被浪費(Bruch,2005)。在我國,企業慈善行為正麵臨以下兩大問題:

1. 缺乏計劃性。中國大多數企業在慈善捐贈的選擇上有很大的隨意性。有很多企業是為了響應政府號召而捐贈的,很多企業的慈善活動也缺乏內部自發機製,而是在外力的推動下實現的。

目前,中國很多企業的慈善資源主要集中在抗震救災和社會助學等方麵,很多都是針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行為。尤其是近幾年屢發的災害事件推動企業慈善捐助不斷創曆史新高,這也是我國企業慈善行為的主要方式。但這種捐贈大多是企業零散、隨機的慈善行為。當麵對突發災難或者危機事件時,由企業老板決策,發動企業員工捐款捐物。現實中,這種類型的企業捐贈一般隻針對事件、不針對項目或專門組織,他們並不關心捐款的使用情況和有關慈善項目的執行情況,更不用說社會效果了。

2. 缺乏組織與管理。我國很多企業很少設置專門的部門管理慈善事務。普遍的管理方式是由某些部門兼職管理,最終的決定權保留在企業老板手裏。因此,這樣的管理模式製度化水平較低,往往是老板們“隨心所欲”地開展慈善項目。現實中,還有的企業中不但沒有專門的部門,也沒有專人來管理。更多地是,由辦公室負責,但這項工作幾乎不納入正式計劃中,僅是兼職、業餘時間管理。

我國許多企業的捐贈主要往往領導拍板,員工跟從。是上層根據社會動員來決定需不需要捐贈、捐贈什麼、以及如何捐贈都有很大的隨意性,沒有缺乏組織化的管理和戰略性的分析上下貫通的專門組織體係。很少有企業單獨成立諸如企業社會責任部、可持續發展部等負責社會責任的部門,更不要說建立基金會或者合作平台了。

四、 中國企業慈善活動新趨勢

在我國,企業慈善雖然起步較晚,並出現了很多問題,但是也出現很多新的趨勢值得肯定。目前,很多企業結合自身優勢,在慈善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由簡單捐贈逐漸走向成立專業化、係統地化的慈善道路,由“一捐了之”逐漸走向戰略性的項目合作和參與,其在參與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斷豐富發展,影響也不斷增強:

1. 企業對慈善事業的參與性增強,戰略性和係統性提升。目前國內部分企業認識到參與慈善事業的重要性,它們開始通過不同的方式與慈善機構合作,拓展參與慈善的渠道和方式,在結合企業自身戰略和優勢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

首先,企業開始挑選慈善組織或慈善項目進行長期性、或戰略性資助。出於企業利潤最大化的需要,以及慈善事業專業化的要求,很多企業在都會選擇值得信任的慈善組織或慈善組織的某個項目進行合作,進行長期的資助。在此過程中,企業根據自己的商業目標,針對某一個社會問題,選擇具有創新性、可行性的項目進行長期的戰略性資助。同時充分利用媒體進行宣傳,來改善企業的名聲、提高樹立企業形象的層次,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增加顧客忠誠度,最終達到提高產品銷售額,最終增加實現企業利潤,獲得長期的發展的目的。例如,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於2012年發起“母親水窖”項目,中國光大銀行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合作,聯合發行了以“母親水窖”慈善項目為主題的愛心信用卡,信用卡的消費金額可兌換成慈善積分,慈善積分兌換成捐款捐贈給“母親水窖”慈善項目。在此過程中光大銀行不僅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同時愛心信用卡的項目設計也有利於其金融業務的擴展和提升。

其次,與合作對象參與項目設計以及執行。隨著企業慈善的逐漸規範,管理方式的完善,組織架構的建立,部分企業開始重視慈善項目的管理,不再追求“過癮”式的慈善。企業會與合作對象合作,在項目開始之初就共同策劃設計項目,在項目執行階段進行全程跟進,甚至會參與項目的評估,評價項目經濟效果和社會效益。這有利於保證慈善項目的高水平運行,擴大社會影響力,使得雙方各施所長為慈善事業與經營業務的雙贏貢獻力量。比如聯想集團與友成基金會的“扶貧誌願者行動計劃——聯想平板電腦互動課堂”項目。在此過程中,項目的共同設計和執行不僅有利於貫徹聯想所倡導的“縮小數字鴻溝”的企業社會責任,更對自身品牌的建立和聲譽的提升都有重要影響。

第三,自行開發、設計慈善項目並實施。還有部分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獨自開發、實施、評價、管理慈善項目。這不僅有利於提高使得企業慈善活動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吻合的效率, 更也能充分調動員工、供應商以及顧客的積極性,促使他們投身於慈善事業的積極性。億利資源集團是一家致力於從沙漠到城市生態環境修複的國家重點企業,主要發展沙漠生態和清潔能源產業。它結合企業自身特點,依托生態環境修複的核心能力,堅守我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將城市的汙水溝、垃圾山等生態脆弱土地變成綠水青山、變成生態家園,更是被聯合國評為“全球治沙領導者”企業。

2. 企業對慈善事業的專業化增強,組織化、製度化提升。目前國內部分企業意識到對慈善項目管理的重要性,通過組織化和製度化的方式提升對慈善項目的管理能力,根據企業自身發展階段和特點,提升慈善項目的效率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