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生物環境一致論(1 / 2)

什麼是“生物環境一致論”?

生物環境一致論是說,生物必須與環境保持一致,有什麼樣的環境就有什麼樣的生物,有什麼樣的生物就顯示著有什麼樣的環境。而且環境中的物質是不斷變化不斷複雜的,在環境中的物質不斷變化不斷複雜的情況下,複雜出什麼樣的植物,就會存在什麼樣的植物;複雜出什麼樣的動物,就會存在什麼樣的動物;複雜出什麼樣的生物,就會存在什麼樣的生物;複雜出什麼樣的事物,就會存在什麼樣的事物。

下麵我們先來證實生物環境一致論這種理論。

世界一切都是力的組成,宇宙內一切幾乎全部都是引力斥力的組成,引力斥力的大小比例就決定了每一種物質會是什麼物質和為什麼會是這種物質。每一種物質又根據各自的引力斥力組合成物質體,因而每一種物質和每一物質體的形成都是環境中物質和環境中引力斥力的作用形成的。環境中的物質和環境中的引力斥力不同,那麼在不同的物質和不同的引力斥力作用下,物質體就會有所不同和有所變化。這就是說,物質體會與環境的變化保持一致。生物同樣是物質體,因而生物也會與環境的變化保持一致。

下麵我舉些例子來說明環境的變化如何引起物質的變化。

譬如甲川,由一個碳原子一個氫原子組成,它就是在有了碳原子氫原子之後,環境變化再引起碳原子和氫原子引力作用變大而形成。

譬如氰基,由一個碳原子一個氮原子組成,它就是在有了碳原子氮原子之後,環境變化再引起碳原子和氮原子引力作用變大而形成。

又譬如水,由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組成,它就是在有了氫原子氧原子之後,環境變化再引起氫原子和氧原子引力作用變大而形成。

有機分子無機分子的形成實際上都是同樣的原理:

譬如甲醇,由一個碳原子三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一個氫原子組成,它就是在有了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之後,環境變化再引起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引力作用變大而形成。

譬如甲酸,由一個氫原子一個碳原子一個氧原子一個氧原子一個氫原子組成,它就是在有了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之後,環境變化再引起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引力作用變大而形成。

又譬如醋酸,由一個碳原子三個氫原子一個碳原子一個氧原子一個氧原子一個氫原子組成,它就是在有了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之後,環境變化再引起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引力作用變大而形成。

從上麵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物質和物質體怎麼樣與環境的變化和作用保持一致。

既然物質和物質體是適當的引力斥力形成的結果,而生物是物質體,自然也是適當的引力斥力形成的結果,根據這一點,隻要地球出現適當的引力斥力,那麼生物體就會出現。

下麵我們來看一看,地球環境如何引致生物體出現:

地球形成後,引力越來越大,終於達到了地球上物質的極限,於是引力物質開始轉變成為斥力物質,隨地球斥力的不斷變大,原來貯存在地球球身的各種較輕的物質,就會由於本身具有較大的斥力作用並在地球不斷變大的斥力作用下分離到地球表麵空間,並由於受到地球的巨大引力作用而不會飄逸到宇宙空間中,於是,在地球表麵會逐漸形成大氣層,隨著地球斥力繼續變大,地球的大氣層和地球的表層就會越來越豐富地具備一些對生命來說最主要的元素,包括氫、碳、氮、氧等元素,隻要有了這些元素,並在適當的環境下,就能合成甲烷、氨氣、氫氣、水蒸汽和其它一些由上麵元素組成的原始地球所具有的最基本物質,隻要有了這些元素和這些基本物質,就能合成和形成各種氨基酸、嘌呤、嘧啶、核糖、脫氧核糖、核苷酸、卟啉。根據科學家們的實驗,原始地球上的一些基本物質、即上麵提到的甲烷等物質,不僅可以形成氨基酸、嘌呤等有機物,而且同一些基本物質在不同的條件下也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質,或各種不同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形成相同的物質。這說明,同一種物質的合成可以有多種途徑。由於物質的出現是一定環境條件下的產物,環境不同,物質的出現途徑就會不同,而在原始地球中,物質多種多樣,環境變化萬千,所以在原始地球上,同一種有機物的出現途徑比科學家們製造有機物的實驗途徑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