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篇章雖然已經清楚地證明了無窮無盡之前的世界物質狀態便注定了現時的世界物質狀態和無窮無盡之後的世界物質狀態,但我下麵仍會先重複上麵的部分證明,然後再稍加變通,以證明人命運的不可變性。
假設世界出現過某一狀態為A狀態,而之後發生了或將會發生的另一狀態為B狀態。
A狀態是否決定了和注定了B狀態的出現?這是一定的!否則:
一、B狀態是憑空而來,從無而變有。因為B狀態並不是由A狀態而來,隻是在A狀態不斷向後發展的某一過程中突然地“從無變有”而形成,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可以知道,A狀態一定會是決定了和注定了B狀態的出現。
二、A狀態會產生與B狀態同時,但物質狀態不同的另一世界物質狀態。因為A狀態自身必然會發展到某一可以稱之為C的狀態,並且C狀態與B狀態將會處於同一時空,但C狀態與B狀態卻不是同一物質狀態,這樣就會在同一時空中產生兩個不同的世界物質狀態。但是,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而凡是物質,都必須具有一個“體”,並且體在每一個時間中都隻會處於某一個位置而絕不可能同時處於兩個位置,因此每一個時空之中,世界的物質狀態都隻能是唯一的。既然在同一時空之中不可能產生兩個不同的世界物質狀態,那就說明了,A狀態已經必然地決定了和必然地注定了B狀態的出現。
由於A狀態隻須要是世界曾經出現過的某一狀態,之外便不會受到任何條件限製,而B狀態隻須要是發生在A狀態之後的任何一個世界狀態,之外也不會再受到任何條件限製。因此我們可以知道,之前的世界狀態已經注定了之後的世界狀態,而之後的世界狀態必然會注定在之前的世界狀態之中,而且根據這一個結論,還可以得到,無窮無盡之前的世界物質狀態便注定了現時的世界物質狀態和無窮無盡之後的世界物質狀態。而人是世界物質狀態的一部分,既然無窮無盡之前的世界物質狀態便注定了現時的世界物質狀態和無窮無盡之後的世界物質狀態,那麼人的命運無論是以前的現在的和以後的,都應該是作為世界物質狀態的一部分而注定於無窮無盡之前的世界物質狀態之中,都應該是沒有任何辦法和沒有任何可能改變一絲一毫的。對於這樣一個結論,似乎是十分離奇的,它與近現代不少哲學家的思想和人們對命運的普遍性理解存在著很大程度的背離,相信一定會有人對上麵的證明結果作出質疑,下麵我會分析和解答部分的疑問。
“假如我勤勞地工作,我的命運會比懶散地工作要好得多。這還不是改變了命運?怎麼能說命運的一切都早已注定呢?”
人若勤勞地工作,相比於懶散地工作,他的命運一般都會較好。但是,一個人勤勞地工作的同時,就不可能懶散地工作;一個人懶散地工作的同時,也不可能勤勞地工作。也就是說,假如你是勤勞地工作,那麼“懶散地工作”隻是相對於“勤勞地工作”的一種虛擬性狀態,同理,假如你是懶散地工作,那麼“勤勞地工作”同樣隻是相對於“懶散地工作”的一種虛擬性狀態,由於二者沒有任何可能會同時出現,所以這種種的虛擬性狀態是完全沒有實質性意義的,同樣隻是在思想中虛構的完全沒有任何可能實現的比較性狀態。所以,無論你是勤勞地工作還是懶散地工作,你所做的在每一個時間中都隻會有唯一一個真正存在的狀態,而這每一個的真正存在的狀態都必然須要存在物質基礎,物質基礎和物質基礎的變化就必然地決定了你會勤勞地工作還是會懶散地工作,並因此決定你以後的命運將會實現的狀態,而這每一個的物質基礎和每一個的物質基礎的變化都不可能從無變有,都必然是來自於無窮無盡之前的世界物質狀態,都必然是在無窮無盡之前已經注定了的,因此不存在所謂的改變了命運的情況。
“我本來是想向左走,但是,我現在改變主意不向左走而向右走,這是否改變了命運?”
任何的事任何的物,包括“人向右走”和“人向左走”,都不可能在進行此狀態的同一時間中出現與這個狀態不相符的另一個狀態。假如“人不向左走而向右走”,則“向右走”的同一時間中根本不會出現“向左走的狀態”,後者隻是一個並不存在的狀態,因此出現“向右走的狀態”,並不能認為對“向左走的狀態”作出了任何的改變。同理,假如“人不向右走而向左走”,則“向左走”的同一時間中根本不會出現“向右走的狀態”,後者同樣隻是一個並不存在的狀態,因此出現“向左走的狀態”,也不能認為對“向右走的狀態”作出了任何的改變。人命運中的所有同樣是如此,若出現兩種狀態甚至更多狀態給人選擇或存在實現的可能,那麼到最後都隻會有一個狀態能夠真的實現,而且這個能夠實現的狀態都必然是早就注定,至於其它的任何狀態都隻會是虛擬性的和不可能實現的狀態。所以人無論如何行為如何處事,都不可能存在真的改變了命運任何一絲一毫的情況。